中医学重点难点解析: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
推荐阅读: 2014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2014年申论热点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打造中医学重点难点解析,帮助考生们掌握笔试重知识点,把握考试关键迈向成功!
1. 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基本概念)
3. 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4. 阴阳属性的特点: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5. 下午为阳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
6. 阴阳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7.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8. 用阴阳来指导疾病的治疗:
(1) 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如“阳盛则热”,用“热者寒之”。“阴胜则寒”,用“寒者热之”。
(2) 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
(3) [明]张景岳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