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事业单位行测备考之工程问题解题方法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题库:2018年事业单位行测备考之工程问题解题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一件事,制造某种产品,完成某项任务,完成某项工程等等,都要涉及到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探讨这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应用题,我们叫做“工程问题”,它们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工程问题是属于行测考试中的常考题型,是数学运算中非常经典的题型,工程问题本身不是很难,但是根据以往考试情况统计,考生们的拿分率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对知识点掌握不是很清楚,没有完全理解透彻工程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解题方法。
一、基本概念及公式
概念:工作总量指的是一个工程项目工作的多少
工作效率指完成项目的快慢程度,即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工作时间指完成该项目所花的时间
公式:工作总量(W)= 工作效率(P)×工作时间(t)
二、常用方法
1、公式法
直接利用公式:工作总量(W)= 工作效率(P)×工作时间(t)求解。
例1:一个施工队要修长度为1000米的公路,每天可以修50米,问多少天修完?
解析: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1000/50=20天
2、特值法
特值法是将题干中的某些未知量设为一些特殊值,目的是为了是方便计算,但不能影响计算结果,所设特值要做到尽可能小、整、全面、方便计算。
用特值法的工程问题主要分为两类:
(1)题干中给的都是时间,求的也是时间,则从工作时间入手,把工作总量设为“时间们”的最小公倍数。
(2)题干给出时间,也给出效率的比值关系。这时,为了运算方便,不再设工作总量,而是将效率分别设为最简比的数值。
例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丙队单独做12天完成,问甲乙丙三队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解析:设工作总量为三个时间的最小公倍数60,已知三个量的工作时间,则可计算出三个量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效率P(甲)=W/t=60/10=6,乙的工作效率P(乙)=W/t=60/15=4,丙的工作效率P(丙)=W/t=60/12=5,甲乙丙合作效率P(总)=P(甲)+P(乙)+P(丙)=15,三者合作的工作时间t(总)=W/P(总)=60/15=4天
例3: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比为6:5:4,现将A、B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工程队,甲队负责A工程,乙队负责B工程,丙队参与A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B工程,两项工程同时开工,耗时16天同时结束,问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多少天?
解析:给出时间,也给出效率的比值关系,则将效率分别设为最简比的数值。
设甲的效率=6,乙的效率=5,丙的效率=4,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x天,则在B工程中参与施工(16-x)天,根据题意A和B两项工程工作量相同可列方程:
6 X 16 + 4 X x = 5 X 16 + (16-x)X 4
X=6天
则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了6天
3、比例法
当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已知工作效率之比可求出工作时间之比。
例4:对某批零件进行加工,原计划要18小时完成,改进工作效率后只需12小时就能完成,已经后来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加工8个零件,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解析:先后时间之比=18:12=3:2,根据工作总量一定,效率和时间成反比,则先后效率比=2:3,总的效率被分为了5份,原来的占2份,现在的占3份,则由后来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加工8个零件题意可知:1份=8个零件,2份就是16个零件,所以零件总数=16 x 18=288(个)
以上是解决工程问题常用的三种方法,再次建议大家,深刻理解工程问题的知识点,多做题,熟练掌握所有的解题方法,以便在行测考试中遇到工程问题轻松求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