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作为教育史上重要的人物,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教育思想也是教师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以下简单介绍亚里士多德及其教育思想。一、人物生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一前322)是古希腊最渊博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出生于古希腊殖民地色雷斯,父亲是马其顿国王阿明达斯二世的御医。公元前367年,17岁的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先入伊索克拉底(伊索克拉底是希腊古典时代后期著名的教育家。他出身雅典富裕奴隶主家庭,是智者普罗泰哥拉和高尔吉亚的学生,与苏格拉底亦有师生关系。他虽然猛烈抨击当时日渐颓败的智者教育,但局限于从道德人格上的指责,尚不能像柏拉图那样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批驳。)的雄辩术学校学习,之后转入柏拉图的学园,被誉为“学园的精英”。
二、论教育作用
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即天性、习惯和理性。“首先,一个人生来就是人,而不是其他动物,并且其身心必定有某种特性。但在初生时有些品质虽具有而无用,因为它们可以为习惯所改变,还有些禀赋天然地有待于习惯使之变好或变坏。只有人类除天性与习惯外,尚有理性。由于天性、习惯和理性不能经常统一,要使它们互相协调并服从于理性,除了通过立法者的力量而外,就寄托于教育。”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在这三个因素中,教育显然有其特殊作用。
亚里士多德关于形成人的三要素的理论,是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理论的维形,也是卢梭划分自然教育、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的张本。不同的是,卢梭以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服从自然教育(天性),亚里士多德则坚持天性、习惯服从于理性的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在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时,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教育并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而又在不良环境中养成了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对于拒不服从理性领导的不可救药的人,强制和惩罚是必要的。因此,必须建立公共生活的正确制度,有良好的立法和法律知识的教育。
三、教学思想
(一)论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都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个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两种成分。所以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个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在灵魂的三部分中,植物的灵魂与理性不相干,动物的灵魂即感觉的,欲望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分有理性,但它天性中有某种反理性的倾向,与理性相对抗、相搏斗,但它又有可能分有理性,特别是能自制的人是如此。使灵魂的三个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意义有三点。
第一,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且与生俱来,采取不承认主义或不图消灭它,违反了人的本性,也是做不到的。
第二,人具有理性,人不同手动物,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发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于动物的水平,上升为真正的人,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
第三,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包括体育、德育、智育等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二)伦理学思想与德育
亚里士多德谈论得较多的美德(virtue)一词,不仅指道德,也含有长处、特点、效能的意义。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两类:理性美德和伦理美德,后者才是伦理学讨论的对象。伦理美德就是中道,中道在两种过错之间,一方是过度,一方是不及。道德品质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的。如痛苦或快乐的情感,过多和过少都不好。有的人沉湎于一切快乐不能自拔而成为放纵,有的人则如一个苦行者,回避一切快乐而成为一个冷漠无情的人。这都是对中道的破坏。所以,美德就是适度,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既非出于本性而生成,也非反乎本性而生成,自然给了人们接受德行的能力,它以潜能的形式存在,然后再以现实活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人们必须先进行有关德行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德行。
在实践德行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合乎德行的行为,本身具有某种品质还不行,只有当行为者在行时也处于某种心灵状态,才能说它们是公正的节制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