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范文:乡村振兴战略,破解“三农”困局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申论热点范文《乡村振兴战略,破解“三农”困局》,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5年来,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全面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三农”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势而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热点解析】
事业单位考试中申论部分的考察能力与事业单位的工作息息相关。其中对于作文的考察,重点关注国内重大理论政策或重大社会现象。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的新增内容质疑,也成为社会广泛议论的重点议题;同时,又称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上文的材料中不难看出: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可以从对策“粮食生产能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改善农村民生”“脱贫攻坚战”“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等方面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意义:“提升农民获得感”“农村社会稳定和谐”“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选择角度。
总论点:
乡村振兴战略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深化改革让乡村走向振兴之路
分论点:
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感受发展带来的“获得感”
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感受发展带来的“幸福感”
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感受发展带来的“创新感”
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先导
乡村振兴战略,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核心
乡村振兴战略,以打造新型农村全面文明为重点
【热点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 破解“三农”困局
国无粮不安,国无农不兴。“三农”问题集中体现在农村难以实现持续发展、农业振兴发展缺乏后劲、农民缺乏增收致富渠道。一个“农”字成为落后、贫穷的代名词。如今,“十九大”和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发力,为农村发展带入了政策的新风,也让农业转型找到了发展方向,更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乡村振兴战略,成为突围“三农”困局的“排头兵”。
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感受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农村的乡土气息,往往会被定义为:乡村淳朴的土路、散落的低矮平房、混杂着各种禽畜和隐隐飘散的腐朽的气息、苍老的脸庞、粗黑的双手……在凉山地区的沙马拉达乡里,唯一的一趟通往外面世界的火车就是带着这样的乡村气息,从乡村到城市,往返了47个春秋冬夏。如今苍老的不仅是山村的房屋,苍老的也有“笨重”的绿皮火车。乡村振兴战略为他们带去的是还有即将新建的房屋,即将完善的医保,即将兴建的学校……原来唯一的出路也要“提速”“升级”了,让乡村安心的是,票价一如往常的“低廉”。乡村振兴战略将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着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农村找到发展的幸福。
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感受发展带来的“创新感”。乡村振兴不能单纯靠外力的支持,一定要从乡村自身找生产力,找到发展原动力。振兴农业就是从乡村振兴的内在找寻发力点。充分发挥农村的乡土文化优势、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构建乡村多元化产业集群,才能让乡村振兴在农业发展上找到着力点。针对农业自身存在的附加值低、生产效率不高、生产积极性难以调动的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和规模农业,以产业延伸为出发点,做好产业配套,引导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相结合;在农业发展迅速的省份开发农业自身资源,形成农业集群,从“蟹田农业”到“立体农业”,从农业+旅游到农业+生态等方式让农业自身发展处新生动力源。乡村振兴战略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为逐步改善农业结构的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感受发展带来的“获得感”。改革的成果不是为了数字、更不是为了排名。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山银山不如百姓的“获得感”。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就在于要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民强起来。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期,还有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民难以享受到改革红利,增收力度不足、社会保障乏力、生活环境恶劣。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发展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够,条件不够充分。从不足短板入手,把转变农民思想作为第一步。互联网进村,把知识和技术带进去乡村,也让新思想开启了乡村观念振兴的新篇章,从知识改变命运,到技术改变生产,农民有了更多的致富门路,脱贫有了更多的抓手。农民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
乡村是城市的故土,有着民族文化的浓厚记忆,是文明的开端,是文化的源泉,是发展的核心,也是振兴的关键。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农民的幸福不能掉队,农业的振兴不能掉队,农村的繁荣不能掉队。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民族共富、共兴、共荣的壮美画卷。
中公提示:
各位考生在备考事业单位时一定要特别关注:中央的核心文件,培养社会敏感性。
核心文件的关键词备考策略:从掌握基本概念、拓展意义对策、充分收集案例、优化构建语言等多个方面入手,分别积累核心表述,自拟题目撰写作文,勤学多练,提高实战能力。
更多申论热点范文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