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化的“出国游学”贻害猛如虎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申论万能模板《套路化的“出国游学”贻害猛如虎》,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又刷爆网络,月薪三万出头的妈妈因为五年级的女儿出国游学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造价高昂、一票难求,殊不知,套路化的“出国游学”贻害猛如虎。
出国游学少则一两万,多则三四万,英国、美国、新加坡……不胜枚举,然而,尽管收费高昂,“30个名额60多个学生抢”的抢购依旧透露出家长对“高端教育”的追捧。但火爆的出国游学更需要就家长的冷思考。
此类出国游学一般是由学校、教育培训机构、旅行社等合作组织操作,这就决定了该组织的盈利性质必然会导致游学节目“越高端越好”,例如学生体验NASA太空营,根据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时,才可能产生习得。此时过于高端NASA太空营显然并不利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高英语。一味跟风追逐,不考虑现实,家长所盼望的一出国就提高学生英语成绩,一出国就具有国际视野,就像把人工饲养的熊猫未经野化就丢到野外,显然是枉顾学生接受能力的脱轨教育,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影响不容小觑,如此“套路化”出国游学不仅吃掉了中国素质化教育的艰辛成果,也吃掉了对孩子思想情感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自信。
住家体验、与当地学生一起去学校上课等固然能让学生提前感受发达国家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于开阔视野、“睁眼看世界”好处良多。但不超过半个月的游学体验,既不能够触及当地教育的精髓,也不能对学习习惯有正向调整。同时,在孩子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阶段,盲目的出国游学,极易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误导,给学生造成的心灵冲击也难以估量,后续产生的叛逆挣扎、对国内教学方法的不认同就不能避免。
“套路化”的出国游学中,家长深陷烧钱的怪圈,也是盲目跟风的苦果。别人的孩子出国,自家的孩子也不能落后,这是典型的“怕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这样的攀比心是出国游学水涨船高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不考虑自身的经济能力、不考虑孩子意愿、不考虑实际效果,盲目跟风,才会有出得起钱却又心疼的自相矛盾。一旦家长都不能端正心态正确看待教育投入,如何要求孩子在超越中国水准的更优选择中满载而归?
此外,带队老师费用全免分摊在家长身上更是增加了家庭负担,陷入了商业谋利的陷阱。相较而言,结合学校自身特色联谊姐妹学校进行学生交流、邀请在中国的外国人进行分享交流等针对性更强的国际性学习不仅可以在专业方面取长补短,更能真正学到国外教育的精髓提高国内素质教育建设。
在国内要求“素质教育”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而绝对正确、科学的“素质教育”却仍在探索的环境下。看起来“高大上”的套路化的游学就成为“得利的渔翁”。在我国普遍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教学水平时“得利的渔翁”难免成为“吃人的老虎”,游学说是一种精英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在国产暑期“素质教育”乏力时的无奈之举。低龄化、泛化套路出国游学贻害无穷猛于虎,国产素质教育的春天该来了。
题目预测:
近几年,留学热中出现了一种“套路化”留学,即此类出国游学一般是由学校、教育培训机构、旅行社等合作组织操作,价格不菲,引发家长的新一轮留学狂潮,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所谓套路化留学,其实也就是一种新型的留学机制,但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更多的是一种名不副实的留学,亟待家长能够理性看待,客观选择,避免踏入留学陷阱。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前进,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而家长一方面普遍笃信“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也想补充自己曾经错过的童年,往往大力支持孩子留学,走走看看。但当前的留学市场较为紊乱,尚算不成熟,一些产品本身缺陷严重,题干中提到的套路化留学正是其中一种,而这种产品的出现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是极易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误导,给学生造成的心灵冲击也难以估量,后续产生的叛逆挣扎、对国内教学方法的不认同就不能避免。二是在家长身上更是增加了家庭负担,陷入了商业谋利的陷阱。而究其原因我们应该看到导致大家被套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套路化”的出国游学中,家长深陷烧钱的怪圈,是盲目跟风的苦果。别人的孩子出国,自家的孩子也不能落后,这是典型的“怕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二是宣传人员夸大宣传,对于留学起到的作用进行过分美化,吸引家长挥金似土。
所以想要解决问题我们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改变认识。政府应该负起责任,在官方媒体上对于这种留学进行科普,改变家长的错误认识,同时也倡导理性选择,杜绝盲目跟风。另一方面是行业自律。监管部门应该大力整顿,杜绝虚假宣传,对于留学机构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类似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罚。
更多申论热点范文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