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8-2-9 17:36:22

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点:细节判断和文意推断题目该如何把握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点之细节判断和文意推断题目该如何把握。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我们把细节判断和文意推断两种题型一并给大家介绍,因为二者有着很多共通之处,且有别于片段阅读的其他题型。片段阅读是行测试卷中,提分较易的一种,而这一部分既契合了这一特性,同时又是出错率较高的题目。
一、整体认识
广大考生们,首先要清楚这部分题目的考察内容。其有别于主旨观点题目,主旨观点题目是在考察考生们是否可以从大量文字中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即材料主旨、作者的观点。而细节判断和文意推断题目,可能考察的是材料非重点的细枝末节处,也可能是材料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选项可能是原文的表述,也可能是从原文抽象出来且语义相符的表述。可以发现二者考察的内容、方式都是十分灵活的。所以切莫理解狭隘,仅依照原文表述,而脱离选项语义进行作答。应做到以材料内容为依据,对比选项最优选择。
二、提问方式
两种题型的提问方式,需要大家熟记掌握。细节判断类题目的提问方式: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这段文字没有论及的是。文意推断类题目的提问方式:根据上述文字(不)能够推出的是。
三、常见错误类型
1、无中生有
选项内容在材料中并无提及,且无从判断。
2、正话反说
选项内容与材料语义相反。
3、混淆范围
选项扩大或缩小了材料中某些概念范围。
4、偷换概念
实属不同概念,但又有相似性。常出现的偷换概念的错项设置: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5、绝对表述
指措辞的表述较为绝对,如:全部、所有、都、一定、必须、最、一样、相等、相同等。
常见的绝对化表述的错项,往往是在原文的表述基础上加上绝对化表述的措辞。而命题人基于正确选项的科学合理性,会尽量避免出现绝对化表述成为正确选项的情况。但也不能理解为出现绝对化表述必为错项的错误理解。再次强调:同学们要在选项间对比分析,遵循择优原则。
6、强加因果
强加因果的选项的特点是,将材料中并无确定因果关系的概念或事物,建立起因果关系。要注意判别因果关系的关键词,有“使、导致、由于”等。
例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肩负起土地改革大业的皇帝,便是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而他就是那个迁都洛阳,修建了龙门石窟的鲜卑族皇帝。魏孝文帝拓跋宏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均田法,此法的核心,便是中央直接统治土地,它一方面虽默认富民的土地所有权,但另一方面则按照土地国有的原则,不分贫富,皆课以相同的国税,正是这项法令,成为唐代以来均田制的依据。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帝的均田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规
B.孝文帝均田法的实施客观上造福了贫苦百姓
C.孝文帝的均田法对土地改革大业有着开创之功
D.孝文帝的均田法被唐以及后世朝代所普遍沿用
答案:C。解析:A选项“第一部土地法规”偷换概念,原文:“魏孝文帝拓跋宏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均田法”。B选项“造福贫苦百姓”说法错误,原文:“按照土地国有的原则,不分贫富,皆课以相同的国税”。C选项正确,原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肩负起土地改革大业的皇帝,便是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D选项“后世代普遍沿用”无中生有,原文“正是这项法令,成为唐代以来均田制的依据”。所以正确选项为C选项。
更多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点:细节判断和文意推断题目该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