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导致“中青年猝死”的万恶之源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申论热点《导致“中青年猝死”的万恶之源》,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给定资料:
1.根据深圳市急救中心的统计,从本月十号到二十号,十一天的时间里,猝死的病例共16起。而这其中,14人为男性,2人为女性,其中8人的年龄还不到40岁,年龄最小的只有22岁。也就是说,中青年占了一半。这与老年人是猝死高危人群的印象相去甚远。医生介绍,这些病例中,导致猝死的直接原因是心肌供血不足,心脏骤停。而这一特征,也出现在南宁的猝死案例之中。而据南宁市120急救中心统计,4月份25天接到了28例猝死案例,和往年相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统计,在南宁市的这28例猝死案例中,80%都是男性,而年龄主要都集中在了30到50岁之间。就在最近,当这样两组数据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我们也找到了另外两份数据,这说明了问题的趋势和严重性。有数据则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多达55万,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而根据媒体报道,1998年,北京市120转运救治的中青年猝死者80多名,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70多名。
中青年,处在人生的黄金年龄段,原本应该是身体健康状况最佳的一个群体,却遭遇猝死。在扼腕叹息的背后,我们,特别是作息时间不规律的人们,也都在心里有一个问号,这种猝死会不会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甚至是自己身上。惊讶和担忧之外,最终,也是最有效的,在面对猝死之时,懂得并熟练运用急救常识是救命的第一要素。
2.根据介绍,一般来说秋冬季节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像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这些病例也很容易发生猝死病例。而每年的春夏之交,由于气温的忽冷忽热,有此类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引起注意。季节变换,是原因之一。但是,在猝死的案例之中,他们的年龄,格外引人关注。
调查数据显示,大约一半的猝死直接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骤停。而猝死病例之所以集中在中青年,医生认为与就诊不及时及急救知识缺乏有关系。长期熬夜,很多人在这个年龄,感觉自己还比较年轻,有什么事情都能扛着,就不去医院,结果时间长了,就是一个量的积累,过劳死也就应运而生。
3.最近一个月,在潘洁名为“潘小迷糊”的微博上,每天仍有网友前来悼念这位漂亮可爱的姑娘。一年前的4月12日,一则“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曾引发无数关注,仅一晚上就有近万人转发。帖子中提到,25岁的潘洁,在2011年4月10日晚上,因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各个都说,别干了……”“白细胞一千八是神马(什么)概念……”这是潘洁去世前几天,在微博上留下的两条信息。而翻看她生命最后几个月的微博,“又加班了”、“我要睡觉”成为了经常提及的内容。虽然并不能证明潘洁的病亡和劳碌之间有直接联系,但是同事眼中这个干活很拼的女孩,网友眼中那份注定辛劳的工作,都让人们自然的开始讨论起白领的健康。
简单搜索就会发现,年轻白领早逝,似乎已成为一种并不鲜见的情况。2011年,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院在对92个过劳死案例进行分析后,发布报告指出,近年来“过劳死”发病率直线上升,其中以男性人群居多。IT行业“过劳死”年龄最低,平均只有37.9岁。
就在几天前,有媒体发起的一项“你平均一周加班几小时?”的调查,超过一半的人投票选择了“我已经脑残了”这一选项。没日没夜的苦干,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自己身体不适的忽视,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危险”的距离变得近在咫尺。难怪有网友说:“加班是导致‘中青年猝死’的万恶之源。”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白皮书》显示,有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白领中处于过度疲劳状态的更是接近六成。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在京发布十大健康透支行业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0多个行业人群出现不同程度健康受损,制造、金融、教育、媒体、法律业人群健康透支位居前五位。其中,近七成人感觉疲劳,五成人从不锻炼;五成人每年体检一次,三成人从不体检。10万人参与的《CCTV2011-2012经济生活大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七成中国人的日均休闲时间不超过3小时,其中8%的受访者忙碌不堪,休闲时间为零。
4.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商业化程度日益增强,追求效益成为许多用人单位的主要目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价值观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常常处在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之中。许多人为了寻找内在的安全感和个人发展,而不得不接受过重的工作任务,以承受超负荷、甚至透支生命的工作方式获取财富、改善生活。当这种职业压力超过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最终耗尽自己的全部精力,造成所谓“过劳死”的现象发生。
5.2011年6月20日至6月30日,东昇集团组织员工进行一年一度的身体检查,通过体检,让大家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做到无病加强防范,有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为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另外,广东某医院心理科主任何日辉也指出:现在大家压力都比较大,要学会多种释压的方法,尤其是适合于自己的,这个很重要,比如说运动或者旅游,或者跟朋友倾诉。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人口健康学博士王存同指出:“从社会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来促进中青年的健康水平。有效途径就在于制度完善,例如,发达国家将事前防御和事后急救相结合,平时给员工体检,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风险意识。”
给定资料中提到某网友说“加班是导致‘中青年猝死’的万恶之源。”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400字。
虽然近期中青年猝死现象频发,但应该清楚,疲劳不是导致中青年猝死的唯一原因。造成中青年猝死现象频发的原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因有:季节交换是发病高峰期,易造成猝死;国家处于经济转型期、竞争加剧、社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而内因主要有:长期过劳,积劳成疾,忽视身体检查;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及情绪变化;缺乏急救常识,不及时就诊。
因此,应该对中青年猝死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中青年的健康,个人、企业和国家都应该做出努力。第一,建议个人学会释放压力。比如说运动或者旅游,或者跟朋友倾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要多运动,多休息,做到劳逸结合。第二,建议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做到无病加强防范,有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为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第三,建议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来提高中青年的健康水平,如定期体检制度、加强急救知识宣传,包括健康知识的传播。(389字)
更多申论热点话题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