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精准扶贫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申论热点《申论热点:精准扶贫》,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背景资料: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精准脱贫的治贫方式。
变“粗放”为“精准”,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输血”为“造血”,变“扶贫”为“扶志”,变“重GDP”为“重脱贫成效”,实施“攻坚战”与“持久战”,解决好“扶贫谁”、“谁来扶”、“怎么扶”的一系列问题。
贫困产生的原因:1.自然环境差,基础条件差;2.集体经济弱,村办企业少,就业途径窄;3.劳动力缺少,天灾人祸加剧;4.因教育致贫返贫;5.因疾病致贫返贫;6.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弱;7.干部群众思想存在误区;等靠要;好逸恶劳;怕苦怕累;不愿意摘帽;
对策:(五个一批)
1.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已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2.异地搬迁脱贫一批。把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实施异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3.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4.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5.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求助力度。如:新型农村医保等。
综合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句话是指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来之际,我党在脱贫路上进行攻坚克难,不断砥砺前行。始终把贫困地区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并向全国人民进行庄严的承诺。在十九大这个肃穆的场合里,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扶贫攻坚的坚定决心。
一方面,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扶贫方式由“粗放型”转为“精准型”,变大水“漫灌”为“滴灌”,以“精准识别、精确帮扶”为目标,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保障了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此外,通过发展教育,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人才;通过技能培训,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职业技能;通过产业帮扶,因地制宜的进行生产,带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贫困户增收了,生活水平也渐渐提高了。28个国家级贫困县摘掉了“贫困帽”。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扶贫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贪污扶贫资金,以权谋私,不顾当地实际“一刀切”的出台扶贫方案,朝令夕改等等问题、严重的伤害了贫困地区群众,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我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的重大战略布局,想要小康社会这个木桶多盛水,就得补齐贫苦地区发展不畅这块短板。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这不仅是习总书记的庄严承诺,更是今后我们的奋斗目标与方向。因此,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的增强本领,砥砺前行”。
更多申论热点话题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