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8-1-9 19:47:52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幼儿(1.7上)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时间是2018年1月6日-7日。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在考试结束后整理了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幼儿(1.7上),方便考生了解自己本次教资国考面试的难点、盲点,并对相应科目的成绩进行估分。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大班儿歌活动:《夏夜》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知道儿歌中对应的事物关系。
    2.技能目标:能正确区分白天、黑夜,敢于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
    3.情感目标:体验创编动作的乐趣,体会其中所描绘夏夜的意境。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其中所描绘夏夜的意境。
    2.活动难点:完整朗诵儿歌,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动作。
    三、活动准备
    诗歌配图(小图:夏夜、露珠、荷叶、星星、天空、宝宝、小床、糖果等),舒缓的轻音乐,白天、黑夜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白天和黑夜的图片,引导幼儿感知白天、黑夜的区别,引出活动主题。
    师:小朋友们,夏天到了,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白天我们都会做什么呢?你身上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那晚上我们会做什么呢?还会感觉到很热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师:儿歌美吗?这么美的儿歌叫什么?儿歌里面都有谁?他们分别在做什么?
    2.教师结合儿歌配图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儿歌。
    (1)教师出示图片荷叶、露珠,提问:这是什么呢?荷叶生长在哪里呢?那你会在什么地方看见露珠呢?
    (2)教师出示星星和天空图片,提问:猜一猜,谁在什么地方睡觉呢?它的梦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按照同样方式出示宝宝和小床对幼儿进行提问。
    (3)教师引导幼儿朗诵诗歌。
    师:星星在天空中睡觉,星星的梦是亮的。宝宝在小床上睡觉,宝宝的梦是甜的。
    3.配合图片、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1)教师大声朗读儿歌,幼儿跟念儿歌。
    (2)多次朗诵诗歌:男、女生分组,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4.教师出示卡片,请幼儿找一找谁在谁上睡觉,谁是谁的梦。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不怕出错。
    (三)活动结束
    1.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请幼儿进行表演,并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师:夏夜真美呀,小朋友们表现的很不错,我们一起来给自己棒一个吧!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到美工区画一画美丽的夏夜图。
    【答辩题目解析】
    1.利用儿歌和你的作品,能带领5~6岁幼儿开展什么活动?
    【参考答案】
    首先,利用儿歌和我的配图作品,可以带领5~6虽幼儿玩一个“连一连”的游戏,教师依次出示配图,请幼儿按照儿歌的句式结构说出谁在谁上睡觉,谁是谁的梦。其次,除了找一找儿歌内容中的事物关系,还可以再多画几组大自然中美丽的景物,请幼儿搭配起来并仿编儿歌。最后,我会请幼儿根据配图和儿歌发挥想象,结合儿歌的意境创编优美的动作。
    谢谢考官。
    2.你认为诗歌最能发展幼儿的什么能力?
    【参考答案】
    诗歌属于语言领域活动,首先它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幼儿通过朗诵诗歌,可以练习文字的发音,增强语感;在老师朗诵诗歌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通过倾听了解诗歌的内容。其次诗歌具有韵文性,能够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诗歌韵文性的特点能够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风格;诗歌也具有一定的意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诵再配上画面情境,能够让幼儿体验诗歌的意境美和诗歌所表达内在的情感。最后诗歌还可以发展幼儿的创编、仿编的能力。幼儿期正是想象最活跃的年龄阶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诗歌的内容、结构、句式结合幼儿丰富的想象进行相应的仿编和创编。

sydwsix 发表于 2018-1-9 20:34:11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故事活动:《涂果酱的小房子》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房子的不同变化。
    2.技能目标:大胆续编故事,尝试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
    3.情感目标:喜欢与同伴一起续编故事,感受讲故事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在理解故事基础上,感受故事中房子变化的趣味,尝试续编故事。
    2.活动难点:能大胆想象,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参与语言活动。
    三、活动准备
    《果酱小房子》多媒体课件、CD碟、图片、小房子涂卡、蜡笔(幼儿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图片导入
    出示图片“小房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房子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可是这座房子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让你觉得有趣?
    师:今天熊哥哥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幢有趣的房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幼儿听故事,感知故事情节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边讲述边提问
    (1)小房子里发出的香味可能是什么香味?
    (2)熊哥哥做了什么事情?心里为什么不安?它会怎么做?
    (3)熊哥哥自己很喜欢吃蜂蜜,为什么还要把蜂蜜涂在墙上呢?
    3.幼儿分组讨论故事内容,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1)将幼儿小组,四人一队;
    (2)围绕“熊哥哥发现的房子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展开讨论。
    4.完整复述故事内容
    (1)播放《果酱小房子》多媒体课件,幼儿看图讲故事。
    (2)教师提问:熊弟弟可能会去树林里看看会变的房子吗?如果你是熊弟弟你会怎么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5.幼儿尝试续编故事,大胆说出不同的故事结局
    (1)出示小房子涂卡,让幼儿想想小房子可能会变成什么颜色,进行涂色;
    (2)幼儿续编故事结尾: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涂的颜色续编故事;
    (3)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续编内容进行表演,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自然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美工区:请小朋友画出四种不同颜色的果酱小房子,说说不同颜色的果酱会是什么味道,能把什么动物给吸引来小屋。
    【答辩题目解析】
    1.针对四五岁的孩子进行一个故事表演,你应该怎样组织?
    【参考答案】
    考官您好,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是:
    (1)能独立进行角色分配但进入游戏过程较慢;
    (2)在进行表演时,嬉戏性强,目的性弱;
    (3)在故事表演时一般以表现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作为教师我会这样做:
    (1)为幼儿准备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且最好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
    (2)保证幼儿有不少于30分钟的游戏时间;
    (3)最初开展阶段帮助幼儿做好分组工作,讲解角色更换原则,不急于示范,耐心等,待幼儿协商、讨论,提醒其坚持游戏主题;
    (4)在游戏展开阶段,应提高幼儿的角色表现意识,同时也可参与游戏,为幼儿提供适当示范;
    (5)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提醒幼儿及时更换角色,不可让同一幼儿长时间扮演负面角色。
    (6)在游戏结束之后,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帮助幼儿发展愉悦的情绪。
    谢谢考官。
    2.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的吗?
    【参考答案】
    考官您好,我没有其他问题要问了。但是如果您认为我有哪方面的不足,请您告诉我好吗。因为我认为我的某些缺点会被自己忽视,而各位考官可以说是阅人无数,任何缺点都会发现,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以便我今后能积极改正。人不怕面对错误,就怕发现不了错误,我知道自己现在还不够优秀,但是我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加优秀。
    谢谢考官。

sydwsix 发表于 2018-1-9 20:40:39


       

    二、考题解析
    【活动范例】
    大班美术绘画活动:《海底世界》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海底的常见生物及海底的环境,了解其造型特征。
    2.技能目标:学习运用恰当的线条大胆地表现海底生物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3.情感目标:感受创作带来的快乐,用色彩表达自己对海底世界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完成绘画作品,作品中包含的形象较丰富。
    2.活动难点:尝试用渐变色来表现海底的不同色彩,并合理安排画面构图。
    三、活动准备
    彩色画笔人手一份、画纸若干、音乐《小鱼游》、《鱼儿的梦》、优秀范画、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歌曲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并共同演唱歌曲《小鱼游》。
    师:河里小鱼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好像快乐的小朋友。
    2.教师根据歌曲内容与幼儿展开互动,以此来唤起幼儿对“鱼”这一形象的回忆,自然引出活动主题“海底世界”。
    师:小朋友们,刚才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呀?里面的小鱼在干什么呢?
    (二)活动展开
    1.创设教学情境:感受渐变色彩,并引导幼儿大胆展开想象。
    (1)教师调暗教室灯光,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给幼儿轻松、舒缓的心境感觉。
    (2)介绍与海底世界有关的颜色,如不同深浅的蓝色,以及对比色在一起搭配的效果。
    师:这个颜色你们熟悉么(出示深蓝色水粉),你们看到这个颜色有什么感受呢?温暖还是冰冷?如果加上黄色的对比,会怎么样呢?
    2.教师演示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学习
    (1)教授示范作图,幼儿感知。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展示一个我心目中的海底世界。画两个小朋友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他们看到海底美极了。
    ①画出一艘鱼形状的潜水艇,里面有两个幼儿;
    ②画出海底的环境,包括水草、鱼类等;
    ③用或浅或深的蓝色描绘出海底,或浅或深的绿色描绘海草,用黄或者红色描绘鱼。
    (2)幼儿观察色彩,感知颜色对比。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使用的颜色,突出幼儿对色彩元素的感受,为幼儿创作时用色彩表达对海底世界的情感做铺垫。
    师:首先引人你眼帘的是什么颜色?这个颜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总结:画中大量使用了黄色和深蓝色,表现出海底世界的清晰和明亮,两种纯色的视觉冲击给人明亮感和空间性。
    (3)幼儿学习构图方法。
    教师带领幼儿对绘画作品进行观察,对绘画手法进行了解和分析。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作品中都画了些什么?老师画的是怎样的一个海底世界?
    教师小结:画中有小鱼、水草、小朋友等,如果使用线条的粗细变化会让画面更加漂亮。
    3.幼儿体验创作,教师个别指导并积极肯定
    (1)教师提出作画要求,强调画面中的远近关系,幼儿自由创作。
    师:最先看到的小鱼离我们最近,而小虾在绘画时候应该离我们较远。
    (2)幼儿交流绘画感受,同伴相互欣赏作品。
    (三)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表演《小鱼的梦》,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用美工材料和废旧物品制作各种各样的鱼装饰活动室,并渗透保护海洋的教育。
    【作品示例】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引导五六岁的孩子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参考答案】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给幼儿展示自己眼中神奇又有趣的《海底世界》,通过教师的示范与带动唤起幼儿对海底情景的大胆想象,在老师画完之后教师给幼儿准备绘画的材料,同时利用教具,如:海底动物的短片、图片、颜色棒等再次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绘画活动中;在绘画完成之后请幼儿之间相互分享、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发现彼此的亮点,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谢谢考官。
    2.如果在绘画过程中,幼儿不遵守绘画秩序,你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首先在幼儿绘画之前,我就会给幼儿制定一个“绘画小约定”,让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乱扔纸、笔,不随意乱涂乱画,不能够破坏别人的画面等等。如果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不遵守绘画秩序,我会把这名幼儿单独谈话,了解为什么不遵守秩序的原因。幼儿由于气质类型的差异,很多幼儿对于绘画活动坚持性不长,往往三分钟热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用新颖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作画,让他们喜欢画画,比如创设帮小熊送贺卡的情境,让幼儿帮小熊在贺卡上画画。除此之外,有些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和规则意识比较差,所以出现不遵守秩序,针对这种情况,我会告诉幼儿他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再给幼儿讲一遍绘画的秩序规则,并让幼儿意识到不遵守秩序的后果。在其他的教育活动中,我也会给幼儿强调规则意识,以及增强幼儿的自控能力和坚持性。
    谢谢考官。
    >>>热点阅读: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热点阅读:【直播】2018上半年文都教资成师计划系列课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幼儿(1.7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