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8-1-9 19:46:53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化学(1.6下)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时间是2018年1月6日-7日。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在考试结束后整理了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化学(1.6下),方便考生了解自己本次教资国考面试的难点、盲点,并对相应科目的成绩进行估分。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生活导入
    多媒体展示大豆油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大豆油?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豆油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大豆油?
    2.探究新知
    (1)提取原理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大豆油具有哪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提取大豆油?
    【总结学生回答】①不溶于水;②易溶于有机溶剂;……
    【讲述】可以利用有机溶剂—己烷,把大豆的油脂提取出来
    (2)提取过程
    【多媒体展示】实验用具:大豆、己烷、研钵、过滤装置、烧杯、试管等。
    【多媒体展示,教师演示】提取步骤:研碎→加己烷→静置。
    【提问】油脂已经溶在了己烷中,接下来应该如何去做?(固液分离)
    【教师演示】①过滤器过滤提取液;②用热水浴蒸发掉己烷。
    【进行实验】学生实际操作,用己烷提取大豆中的油脂,观察得到的大豆油。
    (巡视指导:注意通风,禁止明火。)
    【提出问题】除去己烷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热水浴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热水浴的条件下,己烷会蒸发,油脂不会蒸发。
    【总结】这一实验中,利用了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用己烷提取了大豆中的油脂。再利用了己烷易挥发的性质,除去了己烷。
    环节三:拓展提高
    【多媒体展示】各种富含油脂的食物:肥肉、花生……
    【教师讲解】油脂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说明需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课下查阅资料,油脂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写成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举例说出几种含有油脂的食物?
    【参考答案】
    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猪油、牛油等,常温下呈液态的叫做油,常温下呈固态的叫做脂。
    2.六大营养素都有什么?
    【参考答案】
    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维生素、水。

sydwone 发表于 2018-1-9 21:25:59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课前进行图片展示,自然界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获得氧气;工业上可通过工业生产获得氧气;在实验室中,我们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可以通过高锰酸钾分解获得氧气。那么,在实验室还能不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获得氧气呢?
    环节二:新课讲授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并分析原因。
    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少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实验2:取一支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学生回答】实验1有少量的气泡,木条不复燃:实验2有大量的气泡,木条复燃。思考得出木条复燃的原因是产生了大量的氧气。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实验2中产生大量氧气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演示】实验3:取反应完后的实验2的试管(课前准备以节约时间),倒掉上层清液,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现象。待试管中没有现象时,再重复本操作。
       

    【教师引导】如果重复实验3,待反应结束以后,倒掉上层清液,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还能看到木条复燃。实验重复多次都能看到同样的现象,推测二氧化锰的性质不变。
    【提出问题】二氧化锰的质量是不是也没有改变呢。称量实验后洁净干燥的二氧化锰发现其质量没有发生改变。通过这些现象你能想到什么呢?
    【老师总结】催化剂概念、特点并书写过氧化氢分解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环节三:巩固提高
    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过氧化氢反应不能发生
    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质量有所减少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阅资料,试着列举其他的催化剂物质以及是在什么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答辩题目解析】
    1.如果某一个实验能够用作教师演示实验,有哪些教学要求?
    【参考答案】
    ①准备充分,确保成功。
    ②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③操作规范,注重示范。
    ④演、讲结合,启迪思维。
    ⑤简易快速,按时完成。
    ⑥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2.如何判断某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起到的是催化剂的作用?
    【参考答案】
    如果该物质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它的加入能够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我们就说它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sydwsix 发表于 2018-1-9 22:17:51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水壶使用前和多次使用后的照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水壶中会有水垢呢?说明煮沸前后水壶里面发生了改变,煮沸前后的水有什么不同?引入新课《硬水和软水》。
    (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1.教师讲解:硬水和软水的概念。请学生初步思考、回答水垢形成的原因。教师进行归纳、讲解原因。
    2.提出问题: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
    学生2人一组进行实验4。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表述现象,思考、回答结论。
    教师归纳讲解: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有浮渣的是硬水。
    继而提出问题:根据我们实验的现象,你能说一说硬水的危害、化学给予我们生活的启示吗?请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硬水的危害。
    3.提出问题,学生思考:结合生活经验,如何除去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硬水变为软水?请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之后教师归纳讲解:生活中我们常用煮沸的方法,使得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的沉淀,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获得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也可以加入化学试剂去除钙镁离子,工业上常用药剂法和离子交换法降低水的硬度。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多媒体展示试题】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有关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硬水洗涤衣物不易洗净
    B.硬水通过消毒可以得到软水
    C.硬水通过过滤就可以得到软水
    D.软水是指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四)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课后调研工业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写成小论文的形式,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答辩题目解析】
    1.开水中的水垢是什么成分?
    【参考答案】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少量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还含有少量碳酸氢根离子。由于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热分解温度低于 100℃,碳酸氢钙会分解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镁也会分解成碳酸镁、二氧化碳和水,长时间煮沸,碳酸镁会跟水反应,部分或全部转化成氢氧化镁,所以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硬水和软水”主要是介绍硬水和软水的概念、区分方法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未净化的水含有不溶性的杂质,但是还不清楚水中可能因含有可溶性杂质而使水不同,该阶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非常容易把无色透明的水与纯水混淆,同时该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不容易建立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因此结合本节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热点阅读: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热点阅读:【直播】2018上半年文都教资成师计划系列课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化学(1.6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