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7-11-13 17:04:50

海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122

公共基础知识是海南事业单位考试必考知识,海南事业单位考试网特推出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系列,为考生提供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帮助考生备考之用,建议考生收藏本页,方便随时关注。
推荐: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汇总页面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122
1.职业道德不具有强制性。 ( )
2.降低税率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 ( )
3.中国最长的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 ( )
4.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是顾恺之。 ( )
5.“江山社稷”中的稷在古代指的是国家军队。 ( )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122
1.【答案】B。中公解析:职业道德是与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相关联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故本题判断错误。
2.【答案】A。中公解析: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局限是挤出效应,即增加政府支出会使私人投资和个人消费减少。财政政策一般通过收入和支出来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如高新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的降低;出口退税;提高税收起征点等,故本题判断正确。
3.【答案】A。中公解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把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故本题判断正确。
4.【答案】B。中公解析: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顾恺之是东晋画家,“六朝四大家”之一。故本题判断错误。
5.【答案】B。中公解析:“江山社稷”中的“社”在古代指土地神、“稷”在古代指谷神。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综上所述,社稷就是国家。故本题判断错误。
更多资料请关注:海南事业单位考试网

       
       

        微信公众号:hisydwks
       

        qq交流群:484478436
       

        微博:海南中公事业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