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7-9-20 16:16:46

中医课出现在小学课堂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深度解析《中医课出现在小学课堂》,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背景资料】
这个学期,浙江省五年级小学生要开始学中医课。当前,60万册教材正加急刊印,出炉的首批10万册已在路上,不久将出现在课堂上。浙江的小学生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一全国首创引发了热议,网上甚至出现了“中医粉”和“西医粉”的论战。(9月12日《钱江晚报》)
【标准表述】
很多人认为,五年级已接近“小升初”的关键阶段,这时额外开设中医课,势必压缩语、数、外等主课的时间,不利于学生在“小升初”时考出好成绩。但也有人认为,学生即使有必要学习医学知识,中医也并非那么紧迫,而安全教育及性教育才是更急需的课程。
这类观点,仍是应试教育思维的体现。如放远眼光就会发现,小学开设中医课,其实是对传统文化与健康素养的双重熏陶,称得上是一手双赢好棋。
中医走进课堂彰显了对中医学的重视,体现了文化自信与教育的责任感,有利于中医的保护与传承,也有利于中医的长远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中医不仅是文化传承,还能够从中医的角度认识身体,认识疾病,完成医学启蒙,有益于呵护身体健康,提升综合素质。
有人认为,中医文字隐晦很深,小学生难以理解。其实,如果教材利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小学生熟悉的事实、人物、现象、身体反应等深入浅出地传播相关的中医知识,拓展小学生的视野,启发小学生的思考,完全可以做到通俗易懂。因而,中医进小学课堂具有可行性。
【具体措施】
第一,教材内容必须做到知识点到位但不生涩,用通俗的语言把中医基础的东西讲明白,教材的相关内容应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比如通过感性的案例设计,使得学生既把知识点学到,又丰富了生活经验,培养了一些基本的中医常识。
第二,课程教学要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兴趣。除了在课程制度上不做一些繁重的课下任务要求外,关键还是在于课程教学能否做到生动有趣。如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那么这样的课程非但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反而会起到缓解学生压力和放松心情的积极作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课出现在小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