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提出对策模拟题(二十五)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之提出对策模拟题(二十五),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1.新生代农民工是指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异地从事非农生产和经营,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业户籍人员。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感染了城市的色彩,但目前,他们的文化生活依然单一,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也相对单调,“冬天窝在宿舍,夏天去广场乘凉”,成为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对休闲时间的归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年轻人经常感到“压力比较大”、“生活有些无聊”等。当问及“为什么喜欢上网”,回答多是“放松”、“寂寞”、“孤独”、“无聊”、“发泄心情”等字眼。在选择“工友心情苦闷时,你愿意帮他排解吗?”这个问题时,勉强愿意和不愿意的分别占15.2%和14.8%。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不知道如何排解心理压力,有心理咨询方面的需求。负面情绪得不到科学、有效地缓解,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情绪的及时调整和宣泄,容易加剧负面情绪,造成心理疾病,导致类似富士康的悲剧。新生代农民工80%没有参加过任何与他们有关的组织,参加频次最高的组织和活动是同事中的兴趣爱好团体和老乡会、同学会开展的活动,打工者协会、民工协会、维权性质组织等接触较少,参与较少。他们中大多数与城市居民没有交往,生活封闭、“孤岛化”。他们希望参加的文化活动排名前三位的是看电影看演出、参加知识技能培训、参加文体类比赛或文娱活动,而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是近期最想实现的愿望。
2.“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城市文化生活?”在采访中,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表达了相同的疑问。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比上一代农民工群体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他们精神文化生活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文化生活。许多公共文化设施并未对外免费开放,从而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活动的范围。一些社区、单位虽然配备了一些文化活动场所,但是并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的需要。同时,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的文化活动少且内容相对单一,参与面也相对较窄。对于城市里动辄数十元上百元的娱乐休闲场所和50到200元不等的一次心理辅导,他们一般都会敬而远之。
3.大量新生代农民工缺少精神慰藉,关注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融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参与文化生活,可以在精神层面增强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奋发进取,以自信、乐观的心态迎接城市新生活。作为文化部主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业务司局,社会文化司长期以来采取多种措施致力于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如可以免费进入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阅读图书或参加文化活动;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其提供网上阅读、影视播放、知识讲座、信息查询等文化服务;推动各地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等。文化部也发出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把活跃和繁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纳入小康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地方各级政府也紧紧围绕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如深圳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建成一个农民工能够自由享受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产品丰富、营运高效、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当前,各类社会组织也依托城市社区,积极参与农民工文化服务工作,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力补充和生力军。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和南京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联合组织,由农民工自导自演的话剧《一个民工的美丽期待》和《一个民工的幸福生活》,在全国很多地方进行巡演,好评如潮。这些演出在激励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同时,也增加了更多城市人对农民工的理解。
根据给定材料,就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文化之渴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要求:条理清晰,针对性强,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破解农民工文化之渴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部应引导社会文化司、地方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农民工文化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其基本文化权利,同时鼓励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指导农民工成立打工者协会、民工协会、维权性质等组织;二是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各服务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及农民工需求,免费开放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举办电影演出、技能培训及文体比赛等多种活动;三是提供多种文化服务。相关部门可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提供网上阅读、知识讲座、信息查询等文化服务,同时可提供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其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真正融入城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