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话题:农产品滞销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话题之农产品滞销。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西瓜滞销现象,瓜农遭遇“丰收越多,损失越重”的尴尬困境。进入6月以来,安徽水果大县砀山遭遇了大规模的西瓜滞销。今年因遭遇连阴雨天气,西瓜外销受到影响,砀山20万亩西瓜愁销路。从五月底西瓜集中上市之后,连遭瓜价大跳水,收购价格从去年同期的每斤1元以上,跌至每斤两三毛。个头大,味道甜脆的西瓜,烂在地里,扔在路边,瓜农的苦心栽培,面临“丰收越多,损失越重”的尴尬。5月以来,被媒体公开报道的西瓜滞销现象就出现在广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多地。作为夏季的时令水果,西瓜却在全国范围内从南到北频遇滞销。
陕西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是远近闻名的油桃生产基地,这个村子几乎每家都种植着油桃树,油桃也是果农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可今年油桃成熟了,却鲜有客商来收购,价格也不及往年三分之一,果农们无奈之下将滞销的油桃倒进村头的河道里。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今年3月,陕西省礼泉县出现近百万斤贡梨滞销;4月,作为全国番茄主要产区之一,浙江温州苍南遭遇大面积番茄滞销;5月,安徽长丰遭遇草莓滞销,全县损失超1.5亿元;同月,福建南安百万斤杨梅滞销……
近年来,农产品滞销似乎已是连年出现的“老大难”问题。一边是,“丰产”的农民满脸愁容,丝毫没有“丰收”的喜悦,另一边则是,城市中的民众抱怨着自己身边的菜市场果蔬价格太贵,“农民卖难、市民买贵”怪圈难除。
造成农产品滞销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不对称,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农民无法获得精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另外,在我国当前小农经济下,农民对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二是组织化程度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农村地区成立了各种合作组织,但是大多数合作社规模很小,制度上和经营上存在很多问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是流通渠道不通畅 ,农产品易腐蚀的特点,要求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尽可能缩短流通渠道,以最短的时间将产品推向零售终端。而这个过程中需要经过经销商,因此,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流通不畅。四是仓储、加工及冷链物流能力不足 ,目前由于仓储能力有限,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农户无力承担高昂的仓储费,只能选择将农产品烂在田地里。
解决当前共享单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拓宽农业信息服务渠道,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化农业生产。二是提高农民的合作意愿,广泛宣传合作社的相关知识和作用,鼓励更多农户加入到合作社,规范现有合作社,将其引上健康快速发展道路。三是加强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以及市场经营意识。 四是推广果蔬保险,将果蔬基本品种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保险以减少自然和市场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五是增加储备设施投入,鼓励企业、合作社建设储藏保鲜仓库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重点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是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降低流通费用,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着力加强产销衔接,鼓励农业合作组织与社区、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学校、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