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释放后再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染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局部有炎症反应,一般不发生病毒血症.两周后受感染区域的上皮细胞重新出现或修复.流感病毒偶尔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其病变特征为肺脏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潜伏期通常为一两天,短者仅数小时.
流感有不同的类型.单纯型流感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杀伤力不大;第二种是流感病毒性肺炎,少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甲】累及肺实质,引起肺炎,很多患病者会在5~10日内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第三种是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征候,病死率高.1918~1919年发生的那次流感属于第二类,因而死亡人数极多.
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而且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这也是它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流感流行除了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每次引起大流行都会发生变异而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外,与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另一方面,每次流感流行都与人们轻视这种疾病和没有做好隔离有关.同时流感流行具有【乙】突袭的特点,颇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意味,来时无影,去时无踪,往往突然【丙】,迅速传播开,危及面广,因而容易造成较大伤害.
而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流感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继发细菌感染,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毒感染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细胞,损害了呼吸道的自然防卫功能,致使致病细菌乘虚而入,并在局部聚积,引起感染.很多人都是从流感开始,继发肺炎,最后导致死亡.
当然,患过流感和未患过流感的人产生的免疫力不同.一般而言,尽管流感病毒变异较大,但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1.1.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3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漫延 隐蔽 爆发
B.蔓延 隐蔽 暴发
C.蔓延 隐秘 爆发
D.漫延 隐秘 暴发
1.2.
对第1段划线句子中"复制"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流感病毒具有再生能力
B.流感病毒可以产生相同的病毒
C.流感病毒可以使纤毛柱状上皮生长
D.流感病毒可以感染更多的上皮细胞
1.3.
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病毒侵入呼吸道而引起的流感,两周内就可好转
B.胃肠型流感的致病病毒生命力很强,所以病死率高
C.因1918~1919年那次流感而死亡的人,多数死于肺炎
D.如果流感引起了并发症,则患者的死亡率极高
1.4.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流感流行原因的是( ).
A.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极易被流感病毒感染
B.人们与流感病人接触时,隔离措施不强
C.目前在对付流感病毒方面,尚无有效的药物
D.流感发病之快令人猝不及防
1.5.
下列关于流感病毒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患者出现了肺部充血等病状时,流感病毒已经发生变异
B.一旦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就会产生更强的复制能力
C.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的病毒株引起的流感具有免疫力
D.每次引起流感大流行的病毒都是不同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根据中央的精神和要求,山东省聊城市
>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提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生态市建设主要涉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而生态文明市建设则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建设生态市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从传统的征服自然观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转变,实现从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聊城市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发展生态经济,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在生态工业方面,按照做大、做强、做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大力抓好节能减排,培植一批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生态农业方面,推行蔬菜大棚轮作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在服务业方面,以旅游度假和商贸物流为重点,着力抓好水中古城的保护性开放、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和煤炭、化肥、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等大型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的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下大力气抓好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全市160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8.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8%
>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崇尚简朴节约,使用绿色产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态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注意突出文化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认真解决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08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其中环境保护支出增长230.8%,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增长35%,教育支出增长19.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8%
2.1.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
②将建设生态文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④取得了一定成效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2.2.>对"生态文明市"和"生态市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市建设"着眼于环境保护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等
B."生态文明市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C."生态市建设"目前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
D. 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在"生态市建设"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2.3.说明方法的使用会使文章生动真实,令人信服,本文采用的方法有().
A. 举例子 列数字 下定义 作比较
B.分类别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C.分类别 下定义 作比较 列数字
D.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分类别
2.4.>根据上文,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B.培育生态文化,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动力支持
C.技术创新是改善生态工业的重要手段,数字显示,全面发展生态经济,提高民生服务水平,还任重道远
D.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生态文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形式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的诗以四音为主.启蒙课本的《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不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也是四言为主."为什么"四字格"成语备受使用者喜爱呢?其中有诸多原因.首先,因为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以偶为佳 "是古人崇尚对偶的美学观,本质上也是认识世界的哲学观.古人对客观美的认识,就是成双成对的:"天"和"地"、"方"和"圆"、"日"和"月"、"山"和"川"等等,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诗歌讲究对仗,尤其是律诗,颔联和颈联是一定要用对仗的,古人之所以格外重视四言,是因为"四言"是惟一的字数较少却既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从语言内部考察,"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再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同,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由此可见,汉语成语在形式上,选择了"四字格",其根深深扎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中.从现在心理特点来分析,它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可见"四字格"作为汉语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形式,确有它的精妙之处.
从内容上看,成语也是汉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点石成金、南柯一梦等,这些成语往往反映某种精神或说明某个道理,使人们受到鼓舞或得到启示.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则是历史人物的言行.还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这些名篇,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由这些"珍品"锤炼出的成语,往往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如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产生的成语,收在《成语探源辞典》中的有166条.这些成语,有的就是《论语》中的原文,如哀而不伤;有的则把较长句子,变成四音节成语,如患得患失;还有的是把出处,而意思相关的双音节,而意思相关的双音节词合在一起,构成四音节成语,如屏气凝神.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但是无论用哪种方法,其结果都是保留了原文中的精华部分.
3.1.
古人格外重视"四字格"成语的主要原因是( ).
A.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结构灵活多变,音律和谐,便于记忆
B.最具有汉语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
C.因为"四言"是惟一字数较少的却既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
D."四字格"的根深深扎在汉语文化土壤里中
3.2.
文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
A.掐头去尾
B.精简压缩
C.去糟存精
D.断章取义
3.3.
下列成语的来源可分为四类:有的出自神话传说,有的出自寓言故事,有的出自历史故事,有的出自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
①名正言顺 ②开天辟地 ③图穷匕见 ④勾心斗角
⑤画蛇添足 ⑥精卫填海 ⑦黔驴技穷 ⑧卧薪尝胆
其中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是( ).
A.①④
B.②⑥
C.③⑧
D.⑤⑦
3.4.
下列选项对于文章主旨概括正确的是( ).
A."四字格"成语备受欢迎
B.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C.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
D.成语深深扎根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中
3.5.
根据本文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内容而言,"四字格"往往更讲究声调的平仄协调
B.成语即四音节的具有深刻意义的固定词组
C."四字格"表义的高度概括性是其最大的特点
D."四字格"成语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均体现了汉语的精妙
根据下文,完成各题.
艾滋病给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乌干达这个国家就是因为国内1/3的劳动力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国民生产总值已下降了30%;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泰国,由于艾滋病严重流行,其经济损失达85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降低20%.研究报告说,艾滋病流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即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影响,对部门和局部地区的影响,对宏观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在中国,前两个阶段的影响都已出现.
据专家分析,中国艾滋病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他们既是主要的家庭劳动力,又是主要的社会财富创造者.按云南省统计的艾滋病病人平均死亡年龄(28.4岁)、中国人平均劳动年龄(59.7岁)和每人每年创造的社会财富(1.5万元人民币)计算,一个人因感染艾滋病而减少创造财富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约47万元人民币.以此推算,目前全国艾滋病感染人群达100万(保守数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达数千亿元人民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景军教授警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少有80%生活在中国农村,如果不加大防治力度,就会使病情恶化,马上变成艾滋病病人.而由于医药负担沉重,一个病人会使两三个人变成赤贫.到2010年,全国如果出现1100万感染者,以800万农村感染者来计算,由于艾滋病所造成的贫困人口将高达2400万到3200万.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艾滋病蔓延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中国现在有2000万人已经脱贫,是世界上第四大贸易国,也是第四大外国直接投资的接受国.中国正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未来是光明的.但是,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的话,就将使中国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如此说法不幸成真,中国的GDP未来10年将累计减少400亿元收入;如感染人数较少,则未来10年中国的GDP总量比没有流行艾滋病累计减少225亿元.
4.1.
根据文意,对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艾滋病人少为社会创造财富约31年而造成的损失
B.一个艾滋病人需要国家提供的生活救助费和医药费用是极高的
C.感染艾滋病所带来的损失不只是个人和家庭的,而且是国家和社会的
D.艾滋病的蔓延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
4.2.
根据原文,对艾滋病造成贫困人口增加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艾滋病防治力度不够
B.医药负担深重
C.家庭劳动力丧失
D.患者大都生活在农村
4.3.
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中国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这将使中国已获得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
B.艾滋病蔓延对经济发展和脱贫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
C.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
D.目前艾滋病还未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应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4.4.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农村,一个人得了艾滋病后会很快传染给全家,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少有80%生活在中国农村
B.艾滋病的流行将影响中国在世界大国和投资接受大国的地位,从而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C.我国要保持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提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止艾滋病的蔓延
D.艾滋病给农村地区带来的威胁是最大的,因此只有控制艾滋病在农村蔓延,才能控制中国的艾滋病发展趋势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四位农家少年,各自怀着不同的意愿,进入繁华而陌生的省城后,演出的一幕幕令人感慨的生活剧.正直、善良的红叶,为了替饱受欺凌的秦家老人告状而独闯省城;性格刚烈的天虎,为了争一口气而达到求学目的漂泊省城;憨厚沉静的米娃,为了替奶奶挣一笔住院费而叫卖于省城;伶牙俐齿的黄毛,则是为了好吃好喝发财致富而迷恋于省城.为了生活,为了实现进城的意愿,红叶当起了保姆,天虎摆过棋摊,打过短工,米娃执着于兜售他的花苗,黄毛则死皮赖脸的乞讨……围绕着他们命运的轨道,小说展开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5.1.
这是一则( ).
A.书刊广告
B.内容提要
C.作品评论
D.文章节选
5.2.
下面说法符合这段文字的内容的一项是( ).
A.红叶为当保姆而进城
B.天虎为打短工而进城
C.米娃为卖花苗而进城
D.黄毛为发财致富而进城
1.1.答案: B
【中政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
甲处"漫延"一般指水满溢而向周围扩散之意,重点是形容绵延不断;而"蔓延"指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重点在由小到大扩展的意思.这里病变会越来越多,用"蔓延"合适,排除A、D项.
乙处在介绍流感流行时实际借用了战斗术语,将流感的进攻,比喻为军队行动,考虑到这一点,用"隐蔽"更好一些,"爆发"与"暴发"都有突然发作之意,前者往往用于战争、革命等的发生,而后者往往用于自然灾害的发生,丙处用"战争"作比喻,优先选择"爆发".
故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 B
【中政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细节.
流感病毒的"复制"不是指原有病毒死亡后重生,更不是指促使人体的细胞生长,而是生成了更多的同种病毒,是病毒的繁殖.因此A、C错误,B正确.D项可以感染更多上皮细胞是病毒复制后的结果,而不是复制行为本身,因此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1.3.答案: C
【中政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1918—1919年的流感属于第二种流感,第二种流感的特点之一就是引起了肺炎,所以C项判断正确.
文章第一段讲到"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两周后受感染区域的上皮细胞重新出现或修复",但并没有表明流感出现好转,因此A项错误."胃肠型流感的致病病毒生命力很强"在文中也没有出现,B项错误.文章倒数第二段提到"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但并没有揭示并发症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因此D项表述也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1.4.答案: A
【中政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细节判断.
文章第三段提到:"流感流行……与我们……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每次流感流行都与……没有做好隔离有关""流感流行具有隐蔽突袭的特点……往往突然暴发,迅速传播开……"由此可知,B、C、D三项均为流感病毒的流行原因,只有A项没有被提及.
故正确答案为A.
1.5.答案: D
【中政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肺脏充血在第一段提及,它是病毒偶然侵入下呼吸道引发肺炎导致的结果,跟病毒变异没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
流感病毒本身有良好的复制能力,但与变异是否有关,文章没有提及,B项错误.
根据最后一段"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可知C项偷换概念.故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 D
【中政解析】: 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可以做此题.这是一道语句排序题,可以通过选项的排布情况做题.根据首句原则,可以暂时排除B、C两个选项.比较A、D两项,可以很容易读出其中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先"将建设生态文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然后才能"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由此产生结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2.答案: D
【中政解析】: 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需要考生迅速定位原文并且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可以做此题.A选项对应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是正确的表述.B选项在原文中紧跟着A选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C选项对应原文"近年来建设生态市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也是正确的表述.第二自然段开篇提到"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提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可知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将主要论述二者的不同.而D选项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是对原文的曲解.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3.答案: B
【中政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四个选项中列出的都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第三自然段的"水中古城的保护性开放、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是在举例子.第四自然段中的"近年来,全市160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8.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8%."是在列数字.第二自然段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市"和"建设生态市"放在一起比较,就是在作比较.文章第二自然段结尾说"聊城市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接下来的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聊城取得的成就,这种说明方法就是分类别.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4.答案: C
【中政解析】: >细节理解题,需要考生迅速定位原文,将选项与原文进行对比.从"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可知,A项概括正确.根据倒数第二段"培育生态文化……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态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可知B项正确.根据最后一段"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可知D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3.1.答案: A
【中政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定位讲古人格外重视"四字格"成语的一段话,文章从汉语文化特点的形式、语言内部考查、音律、心理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四字格成语受重视的原因,A项完整又精炼概括了这些方面,故当选.
BCD项分别属于四字格成语受重视的一方面,从属于A项,所以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
3.2.答案: B
【中政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的语境搭配填空.
定位原文,把较长句子变成四音节成语,可见是精简语句,"精简压缩"符合语境,所以B正确.
"掐头去尾"是指除去前头后头两部分,比喻除去没有用的部分;"去糟存精"是指去除糟粕保存精华.文章只说把长句子简练化,并没有"去除无用部分"的意思,所以AC不选."断章取义"是指不顾全篇文章的意思,只孤立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明显不符语境,D也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3.3.答案: B
【中政解析】:
此题考查对成语的出处的了解.
"开天辟地"是讲盘古氏开辟天地,始有人类;"精卫填海"是讲炎帝的女儿因溺于东海而死,所以变成了精卫鸟从西山衔来石子想把海填平.两个故事都出自古代的神话故事,B项正确.
"名正言顺"是指作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出自《论语·子路》."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出自杜牧《阿房宫赋》.两个属于出自古代名家名篇;"图穷匕见"指靳柯刺秦的故事."卧薪尝胆"指越往勾践的故事.两个出自历史故事;"画蛇添足"和"黔驴技穷"出自寓言故事.
故正确答案为B.
3.4.答案: C
【中政解析】:
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文章结构很清晰,第一段从形式上分析四字格成语广受重视的原因,推出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第二段从内容上来分析,成语也是哈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所以正确文章主要讲的内容就是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C项正确.
AD项是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精华所在的形式上的体现;B项是内容上的体现.都从属于C项.
故正确答案为C.
3.5.答案: D
【中政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D项概括了文章的主旨,表述正确.A项表述不准确,"四字格"成语讲究声调的平仄协调,并不是"四字格".B项表述错误,成语多是四字组成,并不全都是四音节.C项"最大的特点"无从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D.
4.1.答案: B
【中政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阅读可知,B项表述不正确,在文中并未提及.A、C、D三项都是论述艾滋病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属于同义表述.故正确答案为B.
4.2.答案: A
【中政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定位原文第3段,可知A项"对艾滋病防治力度不够"只能推出艾滋病人增加的结论,而非艾滋病造成贫困人口增加的原因.B、C、D三项均可在文段中找到依据.
故正确答案为A.
4.3.答案: D
【中政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D项"艾滋病还未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威胁"这一说法不正确,根据文章第2、3段都可看出艾滋病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A项正确,可由第4段"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的话,就将使中国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推断得出;B项正确,可在第4段中找到依据;C项正确,由第1段中"艾滋病流行……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影响,对部门和局部地区的影响,对宏观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可以推断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D.
4.4.答案: C
【中政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C项正确,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可以推断得出.
A项错误,文章中并未提及;B项因果倒置,应该是先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然后影响到中国在世界大国的投资和接受大国的地位;D项"艾滋病给农村地区带来的威胁是最大的"在文中没有相关表述,因此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1.答案: B
【中政解析】:
该题考查文段的出处.材料对小说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让读者对小说有了大致的了解,可见该材料应该是一则内容提要.材料并未见任何"广告宣传"和"评论"的成分,所以不可能是"书刊广告"或"作品评论".材料并不是详细的叙述一个片段,而是全面而简要的描述,所以不可能是文段的"节选",D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5.2.答案: D
【中政解析】:
该题为细节判断题.细读材料可知,红叶是为了告状而进城,天虎是为了求学而进城,米娃是为了给奶奶治病而进城,黄毛是为了发财致富而进城,只有D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