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7-8-16 18:17:46

教师资格证面试《人类的出现》教案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时间是9月5日-8日,考试时间是11月4日。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教师资格证面试《人类的出现》教案相关内容,请学员们及时规划复习时间!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持续更新中,请考生及时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和观看图片,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人类出现的进化过程,体会到人种无优劣之分,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类的起源。
    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探究学习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及故事:《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 中国女娲造人的传说。这些传说说明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在探索人类的起源,这些结论对不对呢?人类的祖先是谁呢?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人类的形成过程。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人类的起源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古猿图片,提问人类是如何从古猿进化成人的?
    教师播放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视频总结出进化的三个阶段及相关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图片总结:
    第一个阶段:猿类。
    时代:2000万年至500万年前。
    化石产地:欧洲、亚洲、非洲。
    大小:体长约60厘米。
    体型像黑猩猩,它可以四足行走,也可以两足行走,爬树、吃果实。
    第二个阶段:“正在形成中的人”——非洲南方古猿
    特种: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不能进行真正的劳动,属于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第三个阶段:“完全形成的人”
    特征: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进行真正的劳动,已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是“完全形成的人”。
    (二)人类的进化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和图片(各阶段人类脑容量,复原图,使用的工具等),让学生分组探究几个问题:从古猿向人进化过程中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什么?什么促使进化过程出现了这一步?为什么这么说?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探究中进行引导和启发。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总结。
    直立行走是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因此人类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生产劳动促使了人类直立行走,要生存就要劳动来获取食物,劳动要用手,促使手脚分工,开始直立行走,进而促进脑的发育;劳动的需要,开始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人类形成了(指完全形成的人),能够制造工具和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三)三大人种
    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在哪一阶段开始出现人种差异?
    回答后,教师提供材料,学生根据材料探究现代人种差异出现的原因。
    学生通过材料中热带的黑人、温带的黄种人、寒带的白人等信息,能够总结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教师总结:人种差异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没有优劣之分。
    环节三:小结作业
    通过建构知识体系来结束本堂课,强化学习效果。
    在作业环节,教师让学生发散思维,今天的人类依然在进化,但极其缓慢,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想象未来人类进化的形象。
    六、板书设计
    更多教师资格最新消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推荐阅读:直播|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轻松过关系列课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师资格证面试《人类的出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