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七
<P align=center><STRONG>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七)</STRONG></P><P><BR> <STRONG>一、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BR></STRONG> 1.学校教育始于封建社会。( )<BR> 2.《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 )<BR> 3.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礼”。 ( )<BR>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 )<BR> 5.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 )<BR> 6.学校在排课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把性质相近的课程排在一起,这样能减少材料相似性引起的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对记忆的干扰。 ( )<BR> 7.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所要描述的场景,这属于无意想象。 ( )<BR> 8.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 )<BR> 9.小学生无意注意先于有意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 ( )<BR> 10.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同步。 ( )<BR> 1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的思想家。( )<BR> 12.一份合乎规范的教案,其内容一般包含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 ( )<BR> 13.不论教学手段如何先进,教学媒体仍然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 )<BR> 14.最简单的提问是分析性提问。 ( )<BR> 15.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教师教学口语表达技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形象。 ( )<BR> 16.教学技能就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心智要求,这里所说的教学技能已经超越了专门的技术、能力训练而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BR> 17.观察法和调查法是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 ( )<BR> 18.教学技巧是教学技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指不但会教,而且能够巧教。 ( )<BR> 19.深厚的业务功底是教师永远的目标,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最主要的途径。 ( )<BR> 20.备课是教师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关键步骤。 ( )<BR> <STRONG>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 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BR></STRONG> 21.沛西•能认为“教育既无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该观点属于( )。<BR>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BR> C.劳动起源论 D.交往起源论<BR> 22.主张“泛智教育”理想,并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教育家是( )。<BR> A.洛克 B.杜威<BR>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BR> 23.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和( )。<BR> A.《春秋》 B.《论语》<BR> C.《礼记》 D.《学记》<BR> 24.学生往往会“度德而师之”因而要求教师应扮演好( )。<BR> A.研究者角色 B.管理者角色<BR> C.示范者角色 D.授业解惑者角色<BR> 25.“亲其师,信其道”表明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受师生之间的( )。<BR> A.道德关系的影响 B.心理关系的影响<BR> C.组织关系的影响 D.非正式关系的影响<BR> 2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R>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BR>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BR> 2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或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是( )。<BR> A.讲授法 B.谈话法<BR> C.讨论法 D.练习法<BR> 28.反映测验结果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BR> A.信度 B.效度<BR> C.难度 D.区分度<BR> 29.“仁言不如仁声(音乐)之入人深也”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BR> A.榜样法 B.陶冶法<BR> C.锻炼法 D.说服法<BR> 30.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这一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BR>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BR> C.亚里士多德 D.裴斯泰洛齐<BR> 31.“小明既聪明又勤奋”该评价涉及的心理现象是( )。<BR> A.气质和意志 B.能力和性格<BR> C.能力和气质 D.性格和气质<BR> 32.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获得客体永久性的儿童处于( )。<BR>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BR>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BR> 33.老师当众高度赞誉某学生的助人行为,随后班上出现了更多互帮互助现象,这是一种( )。<BR> A.负强化 B.直接强化<BR>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BR> 34.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 )。<BR> 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BR> C.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BR> 35.下列属于一般能力测验的是( )。<BR> A.罗夏克墨迹测验 B.主题统觉测验<BR> C.标准化成就测验 D.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R> 36.某生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具有外向性。该生的气质类型是( )。<BR> A.胆汁质 B.多血质<BR> C.黏液质 D.抑郁质<BR> 37.学生采用关键词法进行复习,这种做法属于( )。<BR>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BR>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BR> 38.下列属于迁移理论的是( )。<BR> ①形式训练 ②相同要素说<BR> ③概括化理论 ④多元智力理论<BR> A.①②③ B.①②④<BR> C.①③④ D.②③④<BR> 39.富勒等人的研究认为,衡量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否自觉关注( )。<BR> A.生存 B.情境<BR> C.学生 D.名望<BR> 40.下列关于课堂管理目标的描述,正确的是( )。<BR> ①课堂的一切由教师做决定<BR> ②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BR> ③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BR> ④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BR> A.①②③ B.②③④<BR> C.①②④ D.①③④<BR> 41.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BR> 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结构主义课程论D.要素主义课程论<BR> 42.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BR> A.学科课程 B.拓展型课程<BR> C.辅助性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BR> 43.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BR> A.课程理念 B.课程结构<BR> C.课程目标 D.课程内容<BR> 44.教师指定参考书,然后让学生自学、做作业、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候向老师请教,这种组织形式属于( )。<BR> A.分组教学制 B.复式教学<BR>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BR> 45.具备很好的( )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水平的最重要标志。<BR> A.专业知识 B.专业技能<BR> C.专业态度 D.专业品质<BR> 46.小学教师多采用具体形象方式教学,中学才多采用抽象逻辑教学方式。这体现了个人发展规律的( )。<BR> A.阶段性 B.顺序性<BR>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BR> 47.《学记》中十分强调“士先志”,对学生的考查第一年就是“离经辨志”,即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志向。 这体现的教育方法是( )。<BR> A.陶冶法 B.榜样法<BR> C.说理法 D.自我教育法<BR> 48.一个测验的真实性,通常称为测量的( )。<BR>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BR> 49.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BR> A.共同的准则 B.共同的奋斗目标<BR> C.心理相容的氛围 D.良好的班风50.“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 )。<BR>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BR>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BR> 51.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德育不能仅传授给学生固定的价值观点,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BR> A.体谅模式 B.集体教育模式<BR> C.社会学习模式 D.价值澄清理论<BR> 52.各级学校和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应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其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检查、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BR> A.谈话法 B.讲授法<BR> C.讨论法 D.练习法<BR> 53.( )是班主任工作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BR> A.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BR> B.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BR> C.较好的教育教学能力<BR> D.灵活的教育应变能力<BR> 54.老师采用小红花、插红旗等方式奖励学生的方法是( )。<BR> A.表扬奖励法 B.榜样法<BR> C.陶冶教育法 D.指导修养法<BR> 5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称为( )。<BR> A.观察法 B.讨论法<BR> C.实验法 D.演示法<BR> 56.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这说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 )的原则。<BR> A.知行统一 B.疏导教育<BR> C.集体教育 D.因材施教<BR> 57.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 )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等,以便安排教学。<BR>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BR> C.终结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BR> 58.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 )。<BR> A.教师主体性 B.交互主体性<BR> C.学生主体性 D.教师主导性<BR> 59.马克思曾说:“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很多,他们之前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的是( )。<BR> A.方仲永小时候聪明伶俐,5岁能作诗,到了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BR> B.印度“狼孩”的案例<BR>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R>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60.下列“德育”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BR> A.德育是把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品德的活动<BR> B.德育是一种无须教育者参与的受教育者的自我修行活动<BR> C.德育是把个体的品德转化为社会规范的活动<BR> D.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相统一的活动<BR> 61.新知识和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发生相互作用,使新旧知识发生了同化作用,并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这属于( )。 <BR> A.发现学习<BR> B.有意义学习<BR> C.观察学习 D.接受学习<BR> 62.后来学习的汉语拼音会对以前学习的汉字发音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属于( )。<BR>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BR> C.横向迁移 D.普通迁移<BR> 63.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判断训练,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判断的成绩提高,而对三角形、圆形、不规则图形的判断的成绩没有提高。 可用于解释这种现象的迁移理论是( )。<BR>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BR> C.概括化理论 D.学习定势说<BR> 64.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笼子里的猫,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 教师对该生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BR> A.理性情绪法 B.自我控制法<BR> C.松弛训练法 D.系统脱敏法<BR> 65.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 )<BR>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BR>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BR> 66.依据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的是( )。<BR> A.能力 B.心境<BR> C.任务难度 D.运气<BR> 67.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 )。<BR> A.班杜拉 B.麦克里兰德<BR> C.阿特金森 D.默里<BR> 68.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时已形成了轴对称图形概念,在学习圆时,学生能立即发现圆具有轴对称图形的一切特征,从而得出“圆也是轴对称图形”的结论。 这一学习属于( )。<BR> A.符号学习<BR> B.并列结合学习<BR> C.下位学习<BR> D.上位学习<BR> 69.“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这句话来自( )。 <BR>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BR> C.加涅 D.维特罗克<BR> 70.儿童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该儿童的品德发展属于( )。<BR>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BR>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BR> 71.( )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BR>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BR> C.加德纳 D.斯滕伯格<BR> 72.在学校组织的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明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十个人左右,小明就能明显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明感觉到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 )。<BR> A.绝对感觉阀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阀限D.差别感受性<BR> 73.张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三个角。 ”老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 ”学生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学生在解决此问题时,受到了哪种因素限制? ( )<BR> A.功能固着 B.原型启发<BR> C.心理定势 D.垂直迁移<BR> 74.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常常对其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牢固,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BR> A.复述策略<BR> B.精细加工策略<BR> C.组织策略<BR> D.计划策略<BR> 75.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BR>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BR> C.皮亚杰 D.布鲁纳<BR> 76.小芳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利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理论,她现在处于道德发展的( )阶段。<BR> A.服从与惩罚 B.社会契约<BR> C.维护权威或秩序 D.普遍伦理<BR> 77.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BR>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BR>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BR> 78.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BR> A.平行关系 B.U型关系<BR> C.线性关系 D.倒U型关系<BR> 79.下列选项中作者和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BR> A.卢梭的《教育漫话》<BR> B.洛克的《爱弥儿》<BR>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R> D.孔子的《学记》80.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BR> A.心境 B.激情<BR> C.应激 D.热情<BR> 81.墨子提出的“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观点,强调教学要重视量力性原则。量力性教学原则实施的基础是( )。<BR> A.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BR> B.学生身心健康,具备学习能力<BR> C.学校开展新课改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BR> D.开展家校合作,联合家长共同参与教学<BR> 82.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 )。<BR> A.教育制度 B.学生素质<BR> C.学校管理 D.教师素质<BR> 83.“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说明( )。<BR> A.学生上学要交学费<BR> B.教学相互依存<BR> C.一种新型师生关系<BR> D.教师要为学生服务<BR> 8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 )。<BR>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BR>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BR> 85.在道德两难故事测验中,小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被抓住的话要被惩罚。<BR> 这表明小明可能处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 )年龄段。<BR> A.9岁之前 B.9~15岁<BR> C.15~20岁 D.20岁以上<BR> 86.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 )。<BR> A.牢记住题目内容<BR>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BR>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BR>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BR> 87.一位教师调入某中学,开学后他就着手调研任教班级物理课的学习情况,设计灵活的教学流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在他的引导下,学生期中考试的物理成绩大幅上升。 这说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BR>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BR> 88.“鸡不吃米强按头,到头来它也是不吃的”,这句话反映了怎样的学生观? ( )<BR> A.学生的差异性<BR> B.学生的独特性<BR> C.学生是自身学习的主体<BR> D.学生发展的整体性<BR> 89.“盒子是用来装东西的,砖是用来砌墙的”等看法会影响问题解决。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是( )。<BR> A.知识表征的方式 B.问题解决定势<BR> C.功能固着 D.刺激呈现模式<BR> 90.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揭示( )是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途径。<BR> A.有效的说服<BR> B.树立良好的榜样<BR> C.利用群体约定<BR> D.价值辨析<BR> <STRONG>三、多项选择题(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以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共10题,每题1分,满分10分)<BR></STRONG> 91.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不如去赚钱,遂将其正读初中的女儿送去打工。 老师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甚至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请问该案例中李某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 ( )<BR>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R>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R>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R>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R> 92.近年来,某市教育局多次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小学和初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举办以应试为目的的提高班、实验班,也明确规定双休日和寒暑假不得补课或办补习班。然而,该市某初中“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现象依然存在,假期补课也一直在进行。 依据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此材料中( )。<BR> A.教育局的要求是正确的,符合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BR> B.教育局的要求是不正确的,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BR> C.某初中的做法是正确的,没有违反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BR> D.某初中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BR> 93.学生在课堂中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破坏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时,教师可采取的措施有( )。<BR> A.运用积极的言语调控<BR> B.合理运用惩罚<BR> C.运用非言语手段调控<BR> D.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BR> 94.关于德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BR> A.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BR> B.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重要导向<BR> C.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BR> D.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BR> 95.科学家诺贝尔为了研究炸药,不顾自己生命危险进行实验。 在一次试验中,爆炸空前猛烈,浓烈烟雾冲天,诺贝尔从烟雾中冲出,满脸鲜血淋漓,但他却发疯似的高喊:“我成功了! 我成功了!”这属于( )。<BR> A.心境 B.激情<BR> C.理智感 D.恐惧<BR> 96.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BR>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BR>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BR> 97.学校中的表扬制度及晨会之类的仪式性活动的本来目的只在于帮助学生区分正误,但也可能会产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意识、促进群体整合等预料之外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表明了教育的( )。<BR> A.隐性功能 B.显性功能<BR> C.正向功能 D.负向功能<BR> 98.个体品德结构主要包括品德( )三大维度。<BR> A.内容 B.形式<BR> C.情感 D.能力<BR> 99.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包括( )。<BR> A.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BR> B.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BR> C.教导社会规范,训练社会行为<BR> D.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100.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包括( )。<BR> A.决定人们对活动的坚持性<BR> B.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坚持性<BR> C.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BR> D.对人们在活动时的情绪表现基本无影响<BR><BR></P>
<P align=center><STRONG>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七)<BR>参考答案及解析</STRONG></P>
<P><BR> 一、判断题<BR> 1.【答案】×。 解析:早在400多年前的夏朝,就出现了最早的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BR> 2.【答案】√。 解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BR> 3.【答案】√。解析: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的要求。<BR> 4.【答案】×。解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BR> 5.【答案】√。 解析: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BR> 6.【答案】√。解析:学校应根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教学:①学校在排课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把性质相近的课程排在一起,这样能减少材料相似性引起的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对记忆的干扰;②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③教师应控制每堂课的信息投入量。<BR> 7.【答案】×。解析:有意想象又叫随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地进行想象。这种想象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方向性,人在想象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一直控制着想象的方向和内容。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所要描述的场景,属于有意想象。<BR> 8.【答案】√。 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性。<BR> 9.【答案】√。 解析:小学生无意注意先于有意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BR> 10.【答案】×。 解析: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所以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是不同步的。<BR> 11.【答案】√。 解析:亚里士多德最早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BR> 12.【答案】√。 解析:一份合乎规范的教案,其内容一般包含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BR> 13.【答案】√。 解析:不论教学手段如何先进,教学媒体仍是辅助教学的工具。<BR> 14.【答案】×。解析:最简单的提问是知识性提问,分析性提问属于高级认知提问。高级认知提问包括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评价性提问。<BR> 15.【答案】√。<BR> 16.【答案】√。<BR> 17.【答案】×。解析:观察法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调查访问是一种间接了解学生的方法。<BR> 18.【答案】√。 解析:教学技巧是教学技能发展的必然结果,指不但会教而且能够巧教。<BR> 19.【答案】×。解析: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教师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是选择适合本校师生的教材、教学手段,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BR> 20.【答案】√。解析:备课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教师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关键步骤。<BR> 二、单项选择题<BR> 21.【答案】A。解析: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他把教育称为生物学的过程,认为“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生物起源说是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BR> 22.【答案】C。解析: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泛智”就是指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BR> 23.【答案】B。解析:“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和《论语》。<BR> 24.【答案】C。解析: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传道授业者、榜样示范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研究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等多种角色,其中作为示范者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为人之道和处事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度德而师之”的意思是凡德行高尚者便可尊其为师。学生往往会“度德而师之”,因而要求教师应扮演好示范者的角色。<BR> 25.【答案】B。解析:师生间的心理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而构成的内在联系,包括人际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个性关系等。“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表明了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作用。故“亲其师,信其道”表明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受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的影响。<BR> 26.【答案】A。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BR> 27.【答案】B。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BR> 28.【答案】A。解析: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BR> 29.【答案】B。解析:陶冶法是指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其方式主要有人格感染、艺术陶冶和环境陶冶。“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的意思是政教法度之言不如礼乐之声深入人心,体现的是艺术陶冶。<BR> 30.【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BR> 31.【答案】B。解析:聪明是指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人脑储存、加工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勤奋指性格,性格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BR> 32.【答案】A。解析: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完整清晰的客体永久性已经形成。此时,尽管儿童并没有看见这些物体放在某个特定的地方,但也能积极地寻找他们认为被藏起来的东西。<BR> 33.【答案】C。解析: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老师赞扬某学生助人行为,而使得班上出现了更多互帮互助现象属于替代强化。<BR> 34.【答案】B。解析:小明将当天所学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以巩固知识,采用的是复述策略。寻求他人支持策略是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BR> 35.【答案】D。解析:一般能力测验指智力测验,D项符合题意。罗夏克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属于人格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BR> 36.【答案】A。解析:胆汁质的气质类型行为表现为: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具有外向性的特点。<BR> 37.【答案】D。解析: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关键词法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想象联系起来。因此它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精细加工策略。<BR> 38.【答案】A。 解析:多元智力理论属于智力理论,不是迁移理论。 ①②③属于迁移理论。<BR> 39.【答案】C。 解析:衡量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否自觉关注学生。<BR> 40.【答案】B。 解析:课堂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①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②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③帮助学生自我管理。<BR> 41.【答案】B。 解析:学科中心课程论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BR> 42.【答案】D。 解析: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BR> 43.【答案】C。 解析: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组成,其中课程目标是其核心部分。 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BR> 44.【答案】D。解析: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BR> 45.【答案】A。 解析:专业知识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水平的最重要标志。<BR> 46.【答案】A。 解析:童年期和少年期学生的思维特点不一样,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 题干所述体现了个人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BR> 47.【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观点,强调志向的重要性,强调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得到成长,这体现的教育方法是自我教育法。<BR> 48.【答案】B。 解析:测量的效度表示一个测验实际测量出所测特性或功能的真实性程度。<BR> 49.【答案】B。 解析: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共同的奋斗目标。<BR> 50.【答案】B。 解析:“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霍尔提出来的,这是一种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遗传决定论又称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代表人物有孟子、高尔顿、霍尔、威尔逊等。<BR> 51.【答案】D。 解析: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了混乱,对儿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儿童无法得到清晰的价值观,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注重灌输和规劝,并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价值澄清理论试图通过澄清价值的过程,来帮助儿童减少价值的混乱,提高分析和处理各种道德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能力。<BR> 52.【答案】A。 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BR> 53.【答案】B。 解析: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就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所以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是班主任工作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BR> 54.【答案】A。 解析:小红花、插红旗属于奖励。 通过奖励来激励学生属于表扬奖励法。<BR> 55.【答案】C。 解析: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BR> 56.【答案】A。 解析: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刚开始的时候,听到一个人的话就相信他了;现在我考察一个人,必须言行一致才相信他。 ”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这说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BR> 57.【答案】A。 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BR> 58.【答案】B。解析:现代教学强调双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强调交互主体性。<BR> 59.【答案】D。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强调后天环境的重要性。A、B、C三项都强调后天环境的影响,D选项强调遗传的重要性,与此相反,所以选D。<BR> 60.【答案】D。 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的统一活动。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BR> 61.【答案】B。 解析:奥苏伯尔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有意义学习,是因为新知识和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发生相互作用,使新旧知识发生了同化作用,并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内在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BR> 62.【答案】A。解析: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横向迁移也叫水平迁移,是指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普通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一般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BR> 63.【答案】B。 解析: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 两个完全不相似的刺激-反应联结之间,不可能产生迁移,这会使人对迁移产生悲观态度。 题干所述即体现了共同要素说。<BR> 64.【答案】D。解析: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会再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 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BR> 65.【答案】C。 解析:组织策略是为了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包括画示意图。<BR> 66.【答案】A。 解析: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BR> 67.【答案】A。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BR> 68.【答案】C。 解析:下位学习是指新知识是原有概念的一个特例或例证,一般有两种情况:①新知识纳入原有概念后,新知识获得意义,原有的概念本质不变。 ②新知识纳入原有概念后,不仅使新知识获得意义,而且会扩大、深化原有概念。如,若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时已形成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已有知识),在学习圆时,“圆也是轴对称图形”这一命题(新知识)的学习,就是下位学习。在该例中,新学习的内容只是作为已有内容的特例,或只是作为已有内容的证据或例证而加以学习的,因此新学习的内容虽然使已有内容得到了充实或证实,但并未使已有内容发生本质属性的改变;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内容,这时的学习就是上位学习或总括学习。如,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概念,在学习新概念轴对称图形时,发生的就是上位学习。<BR> 69.【答案】A。 解析:布鲁纳说:“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 ”因此,他认为学生的记忆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BR> 70.【答案】C。 解析: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可逆性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 关于惩罚,儿童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驯服地接受抵罪的惩罚,而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BR> 71.【答案】B。 解析:科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BR> 72.【答案】C。解析:差别感觉阀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BR> 73.【答案】C。解析:心理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BR> 74.【答案】B。 解析:在精细加工策略中,对简单知识来说,记忆术是常用的策略,主要有位置记忆法、缩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等。对复杂知识来说,主要把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利用背景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题干运用的是精细加工策略。<BR> 75.【答案】D。 解析:布鲁纳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BR> 76.【答案】B。 解析:处于道德发展的社会契约阶段的人看重法律效力,但同时也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BR> 77.【答案】C。 解析:命题学习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BR> 78.【答案】D。 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BR> 79.【答案】C。解析:《教育漫话》的作者是洛克。《爱弥儿》的作者是卢梭。《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BR> 80.【答案】B。 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BR> 81.【答案】A。 解析: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心备课才能使教学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使教师教学适合学生能力,而不是学生能力达到教学要求。<BR> 82.【答案】D。 解析: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富有人格魅力。<BR> 83.【答案】B。解析:教师教和学生学是结合或统一的,即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杜威有句名言: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BR> 84.【答案】C。 解析:教师期望效应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一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BR> 85.【答案】A。 解析:小明处于9岁之前的前习俗水平的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为了避免惩罚而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偷药。<BR> 86.【答案】B。 解析:进行问题表征的方法有多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见诸笔端的抽象思考,另一类是以一些可见的方式,如利用图表、方程式、图画的形式来表述问题。<BR> 87.【答案】A。 解析: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如“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间”等。 传统教学评价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BR> 88.【答案】C。 解析:这个事例启迪我们,教育者凭着主观想象去强迫孩子做某件事,是行不通的。 当今的素质教育要求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让其充分发展个性。<BR> 89.【答案】C。解析: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题干描述属于典型的功能固着。<BR> 90.【答案】B。 解析: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再认知过程形成人的复杂行为,并认为榜样示范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途径。<BR> 三、多项选择题<BR> 91.【答案】A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BR> 92.【答案】A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BR> 93.【答案】ABCD。 解析: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应对课堂问题:运用积极的言语与非言语手段调控;合理运用惩罚;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违纪的时间;进行心理辅导。<BR> 94.【答案】ABC。解析:德育的意义主要包括: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BR> 95.【答案】BC。 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索未知事物时表现出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研究中面临新问题时的惊讶、怀疑、困惑和对真理的确信,问题得以解决并有新的发现时的喜悦感和幸福感, 这些都是人们在探索活动和求知过程中产生的理智感。 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 由题干描述可知诺贝尔的表现属于激情和理智感。<BR> 96.【答案】AC。解析:内部动机是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学习,是一种低级的外部动机。<BR> 97.【答案】AC。解析: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题干中出现的副产品即教育的正向、隐性功能。<BR> 98.【答案】ABD。 解析:个体品德是一个结构系统,包括品德内容、形式、能力三大维度。<BR> 99.【答案】ABCD。 解析: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包括: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BR> 100.【答案】ABC。 解析: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包括: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P>
<P><BR>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中公2018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用书《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欲了解更多内容,<A href="http://mall.newdu.com/Category_184/Index.aspx" target=_blank>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A>。</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