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渴”农业,路在何方
缺水在不少农区已成为常态,农业的发展不得不考虑这一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出路。跟进水利设施
“近几年接连干旱的情况提醒我们,农业水利建设应当避免应急式抗旱投入和建设的误区,长效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关键。”河南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黄喜良说。
黄喜良的建议让本刊记者想起一位农民的投诉,这位农民举报当地打井偷工减料,打的井不出水。记者了解情况后发现,当地规定的打井深度确实是那么多,并不存在偷工减料,只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按原来规划的深度打出来的井,只能成为摆设。
这个例子很形象地反映了在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的情况下,应急式抗旱投入造成的巨大浪费,正如农民所说,“满地井眼,没有一个出水”。因此,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要适应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不少基层干部认为,要走出“缺水就打井,打井更缺水,井越打越深”的困境,加强“小农水”建设刻不容缓。记者在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走访时了解到,当地通过推进“沟塘渠库”联网和引水工程,农业灌溉用水已很少从地下抽取。
自2012年起,东光县新开、清淤沟渠152条,长323千米,修建桥闸涵等水工建筑物12座,共动土489万立方米。工程完工后,全县沟渠坑塘一次性蓄水能力增至5000万立方米,封存农灌用井800多眼。实现沟塘渠库联网后,地表水直接送到田间地头。
找王镇张辛村村民张兰营说:“过去从深井里打水浇田,还要自己铺设水龙,成本高、效益低;现在用地表水浇地,产量高、花钱少,特别好。”
在山东,“小农水”也为缺水农民带来了便利。章丘市水寨镇狮子口村五组村民郝红莲家里种了9亩麦子,自去年“小农水”项目覆盖后,浇地变得容易多了。“这个东西非常方便,省事省力省心,妇女在家也能办好。”郝红莲表示。
狮子口村水务员张衡国说,“小农水”刚刚建成的时候,老百姓自发到街上放鞭炮,说用上了种地的“先进武器”。“以前烧柴油抽水浇地,加上人工,要50元一亩,现在也就10块钱左右。”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小农水”在水利建设中一向是短板,随着水资源供需缺口的扩大,这一短板凸显。有基层水利部门负责人表示,水利建设一定要尽快跟进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湖泊水量减少的现实,否则农业生产肯定将大受影响。
推广节水农业
“节水技术是应对水危机的根本之策。”黄喜良说,农田灌溉用水是第一用水大户,降低农业灌溉用水量,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之路。
为了实现农业节水,河南省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编制完成了《高效节水灌溉省级实施方案(2013-2017)》,规划了适应河南不同农业生产区域、不同作物、不同水源、不同工程形式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全面推进和普及高效节水灌溉。
在河北省东光县,高效节水技术,如喷灌、滴灌、微喷等已经开始推广,节水效果明显。目前,农业喷灌面积2000亩,大棚微喷1000亩,可节约用水20万立方米。
东光县古树于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戈治国告诉记者,村里安装了固定式喷灌设备后,浇地真是省事省钱更省水。“1000亩小麦过去得雇10个人,半个月浇完,现在两个人10天就能浇完,而且水电费节省了2/3,人工费一年能省3万元。”
类似的节水农业探索正在许多地方推进,不过总体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介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不足与灌溉用水浪费并存,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差距较大。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0%,其中喷灌、微灌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1%。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
0.52,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仅为1.5公斤,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60%左右。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彦俊说,农民是农业节水的主体,需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以鼓励农民采用综合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外,还必须改变农业用水只交电费,不交水费,浇地用水多少与农民利益无关的现状。”沈彦俊说,这要求各地在加大工程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节水品种和技术推广的同时,把水当成一种稀缺资源,实行定额管理、超额加价,建立节水农业的长效机制。
重视管水、调水
应对农业水危机,除采取工程措施、推广节水技术外,还要管好水、用好水。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当地全面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推进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供水管理体制。
“以前,每到灌溉用水季节,村民们便在水渠上刨口抢水、筑坝拦水,抢来抢去,不仅没浇好地,而且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破坏了水利设施,更严重的是伤害了村民之间的感情。”赣县吉埠镇枧田村党支部书记戴章钧说,村里组建用水协会后,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记者了解到,随着农业用水的紧缺,农民的用水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因水而起的纠纷也呈增多之势。在江西九江市修水县,去年高温干旱期间,人畜用水特别是农田灌溉用水十分紧缺,群众因争水引发纠纷,由警方调处的一个月就达43起。
“以前总是争先恐后,村村都想早点浇,闹了不少矛盾。”山东省平原县王杲铺镇大胥扬水站节水灌溉农民用水协会会长胥克浩说,组建协会第一年,会长就是因为没解决好这个问题,被老百姓选下去了。
现在,在用水协会组织下,扬水站灌区实行轮灌,次序每年都变,解决了村与村之间的矛盾,老百姓没有意见了。基层水利工作者告诉记者,现在由于水资源减少,农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敞开来用,所以管理、协调用水的要求更高了。
河南省开封市仙人庄乡水利站站长徐学枝介绍,目前仙人庄乡农田水利设施实行统一管理。由每个村组雇请专门人员配合农民浇地,同时承担水井、水泵、水房等水利设施的日常管护和维修,每度电多加0.1元作为管护费用和人工费。
徐学枝说:“管护人员一般是当地水利站人员,他们协调村民之间浇地的时间和水量,如果出现干旱灾害,还能及时指导农民抗旱,并向上级水利部门反映情况。”
开封市水利局副局长崔鼎新表示,农田水利设施点多线长面广,分布在田间地头,光靠政府部门根本顾不过来,应组织和调动当地农民维护甚至参与水利建设,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发挥水利设施的功能,减少设备损耗浪费,而且便于在应急抗旱中更好地统一协调水资源,使珍贵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