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大纲冲刺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P align=center><STRONG>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大纲冲刺试卷(一)</STRONG></P><P align=center><BR><STRONG>第一部分 客观题</STRONG></P>
<P><BR> 单项选择题(60题,50分,1~20题每题0.5分,21~60题每题1分)<BR>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BR>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BR> C.《教育过程》 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BR> 2.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BR>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R>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BR> 3.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BR>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R>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R> C.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BR> D.柏拉图的《理想国》<BR> 4.下列哪一种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 )<BR> A.美德是否可教<BR> B.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BR> C.教育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BR> D.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一般发展<BR> 5.下列有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BR> A.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教育<BR> B.在新的政治制度下,与旧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教育思想绝不能长久地存在<BR> C.教育的独立性是相对的<BR> D.教育的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R> 6.教育学史上,首次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强调并试图探讨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BR> A.夸美纽斯 B.卢梭<BR>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BR> 7.教育起源说中,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否认了( )。<BR> A.教育的生产属性 B.教育的社会属性<BR> C.教育的科学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BR> 8.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由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BR> A.主观性 B.顺序性<BR>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BR> 9.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为主。<BR>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BR> C.生活知识 D.生产知识<BR> 10.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BR>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BR>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BR> 11.赵老师在课堂上讲到“青蒿素”时,向同学们介绍了屠呦呦踏实做事、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 )<BR> A.理论联系实际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BR> C.启发性原则 D.发散性原则<BR> 12.( )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 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其 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培养合作精神”。<BR>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BR>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BR> 13.“白板”原指一种洁白无瑕的状态。 西方哲学家用它比喻人类心灵的本来状态像白纸一 样没有任何印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论灵魂》中认为,灵魂如同蜡块一样,从外物 接受印纹。 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继承和发展了这个思想,提出著名的 “白板说”。<BR> A.夸美纽斯 B.洛克<BR> C.卢梭 D.赫尔巴特<BR> 14.新来的张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维持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这表明该老师处于 由美国学者福勒和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中的( )。<BR>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自我感受阶段<BR>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BR> 15.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教育( )。 <BR>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R>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BR>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BR>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BR> 16.由于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能把抽象的原理用大家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来,陈刚同学对数<BR> 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定决心要学好数学,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BR> A.高尚的学习动机 B.近景的直接动机<BR> C.外部的学习动机 D.远景的间接动机<BR> 17.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的阶段 是( )。<BR> A.学前期 B.婴儿期<BR> C.学龄期 D.青少年期<BR> 18.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BR>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R>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R>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BR>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BR> 19.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BR>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BR> 20.为了暂时记住一个新结识客户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BR>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BR>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BR> 21.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为( )。<BR> A.教学模式 B.教学方法<BR> C.教学策略 D.教学内容<BR> 22.陈某是一名大学生,经常上课玩手机,他每次上课前下定决心改掉玩手机的坏习惯,遵守学校课堂纪律,认真听老师讲课。 可老师讲课时他仍然无法克服老想看手机的坏习惯,结果 还是时常玩手机。 作为老师对该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重点培养其( )。<BR>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BR>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BR> 23.教师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德育方法是( )。<BR>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BR> C.品德评价法 D.榜样示范法<BR> 2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 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BR>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BR>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BR> 25.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中,以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主要内容和任务的是( )。 <BR> A.德育<BR> B.智育<BR> C.体育<BR> D.美育<BR> 26.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BR>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BR>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BR> C.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BR> 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BR> 27.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借助于一定的教材在师生共同活动过程中进行的。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包含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 )。<BR> A.应用知识 B.掌握知识<BR> C.评价知识 D.管理知识<BR> 28.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习 者的积极性,把两个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BR>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R>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R> C.启发性原则<BR> D.循序渐进原则<BR> 29.德育过程中存在着诸种矛盾。 这些矛盾至少有三个层次,下列属于第一层次矛盾的 是( )。<BR> A.德育过程与社会要求的矛盾<BR> B.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影响的矛盾<BR> C.德育过程内部的矛盾<BR> D.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的矛盾<BR> 30.芳芳近段时间因父母离异,情绪十分低落,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 班主任张老师发现 之后,时常找芳芳交谈、疏导,鼓励她从家庭阴影中走出来。 在此案例中张老师扮演的角色是( )。<BR> A.班级领导者 B.行为示范者<BR> C.学习指导者 D.心理辅导者<BR> 31.让学生实际动手制作贺卡、图片、模型等物品,以培养其创造性的方法是( )。<BR> A.发散思维训练 B.头脑风暴训练<BR>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假设训练<BR> 32.鲁班因茅草划破手指而发明了锯子,影响其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是( )。<BR> A.原型启发 B.学习迁移<BR> C.思维定势 D.功能固着<BR> 33.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BR>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BR> C.辐合型 D.发散型<BR> 34.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帮助记忆的方法称为( )。<BR> 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BR> C.关键语法 D.谐音联想法<BR> 35.当学生取得好成绩后,老师及家长进行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BR>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BR> 36.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了一定的弹性,可逆转,能凭借具体事 物或从具体的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是皮亚杰所说的( )。<BR>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BR>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BR> 37.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学习动机? ( ) <BR>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BR> B.“读书是一种乐趣”<BR> 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BR>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BR> 38.化学课上先启发学生分析铁、铝、氢、氧等物质有无共同之处,再学习化学元素的概念属 于( )。<BR>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BR> C.并列结合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BR> 39.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 )的过程。<BR>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BR> 40.离下课还有 10 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于是学生开始认真听讲。 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BR> A.正强化 B.负强化<BR> C.惩罚 D.消退<BR> 41.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 )。<BR>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BR> C.后习俗水平 D.好孩子水平<BR> 42.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所提出的智力理论属于( )。<BR> A.智力二因素 B.智力结构论<BR> C.智力多元论 D.智力三元论 43.以下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BR> A.遗忘的速度先慢后快,遗忘的材料先多后少<BR> B.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先少后多<BR> C.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先多后少<BR> D.遗忘的速度保持不变,遗忘的材料先多后少<BR> 44.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BR> A.知识巩固<BR> B.知识运用<BR> C.知识提取 <BR> D.知识迁移<BR> 45.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教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BR> 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 还是大家不理解我? 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这表明邱老 师( )。<BR>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BR> C.缺乏问题意识 D.善于自我暗示<BR> 46.方老师工作勤奋,为人直爽,教学能力也很强,但经常和同事发生矛盾冲突,甚至和有的 教师已经发展到了互不理睬的地步。 方老师应该( )。<BR> A.不予理睬,只需关注教学质量 B.反思自我,加强与同事的沟通 C.无需改变,继续保持独特个性 C.避免冲突,减少与同事的来往<BR> 47.某学生家长给余老师送礼,想让余老师给其孩子安排最好的座位,余老师拒绝了。 余老 师的做法( )。<BR> A.不正确,不利于取得家长信任 B.不正确,不符合家校沟通要求 C.正确,符合严慈相济的要求 D.正确,符合廉洁从教的要求<BR> 48.钟老师在班上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学生。 这表明钟老 师( )。<BR> A.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BR> B.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BR> C.不注重与学生家庭密切联系<BR> D.不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BR> 49.1848 年法国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重新建立了共和国。 该共和国的名 称是( )。<BR> A.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BR> 50.诺贝尔奖是根据化学家诺贝尔遗嘱设立的,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国际性 和永久性系列奖项,为国际最高荣誉奖项。 诺贝尔的国籍是( )。<BR> A.瑞士 B.德国<BR> C.英国 D.瑞典<BR> 51.16 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一部小说,风靡一时,两个月内的销量,就超过了《圣经》九年 的销量,这一部赞颂人文主义的伟大杰作是( )。<BR> A.《神曲》 B.《十日谈》<BR> C.《巨人传》 D.《唐吉诃德》<BR> 52.《西斯廷圣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极负盛名的油画,塑造了端庄、娴静、温婉的圣母 形象,体现了画家的美学追求。 该油画的作者是( )。<BR> A.伦勃朗 B.毕加索<BR> C.安格尔 D.拉斐尔<BR> 53.林老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林老师辅导孩子,林老师每周有五个晚上在 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脱,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 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 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后,仍 然没有改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可给予林老师( )。<BR> A.批评教育 B.严重警告处分<BR> C.经济处罚 D.行政处分或解聘<BR> 54.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她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 叫到办公室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BR>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BR> C.隐私权 D.名誉权<BR> 55.初中生钱某屡次在学校偷盗其他同学的财物。 学校对钱某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BR> A.学校提出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 <BR> B.扭送公安机关,依规开除钱某的学籍 <BR> C.劝说钱某退学<BR> D.责令钱某转学<BR> 56.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让其出去一趟,班主任张某默许了。 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右眼失明。 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账责任的主体 是( )。<BR> A.李某 B.张某<BR> C.学校 D.李某和学校<BR> 57.2016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到2020年,( )建设取 得显著成效,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实现系统性突破,信息基础设施达 到全球领先水平,信息经济全面发展,信息化发展环境日趋优化。<BR> A.“技术中国” B.“文化中国”<BR> C.“数字中国” D.“信息中国”<BR> 58.2016 年 12 月 19 日,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第九轮自贸区谈判在( )开始举行。<BR> A.利雅得 B.北京<BR> C.吉达 D.上海<BR> 59.2016 年 7 月 17 日,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四十届大会上,( )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BR> A.湖北神农架 B.清山国家公园<BR> C.中国丹霞 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BR> 60.2016 年 8 月 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下列有关会议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BR> A.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BR> B.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BR> C.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BR> D.坚持市场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BR></P>
<P align=center><STRONG>第二部分 主观题</STRONG></P>
<P><BR> <STRONG>一、简答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分)<BR></STRONG> 1.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BR> 2.简述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与培养。<BR> <STRONG>二、判断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BR></STRONG> 1.“龙生龙,凤生凤”指的是遗传决定论;而“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所指的是环境 对人的影响。<BR> 2.作为教师,应慎重使用惩罚,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让学生知道 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BR> 3.教师是最活跃的教育力量,教师的行为是形成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BR> <STRONG>三、论述题(本题 13 分)<BR></STRONG> 气质的四种类型各有什么特征? 如何看待不同的气质特征?<BR> <STRONG>四、案例分析题(本题 15 分)<BR></STRONG> 【案例材料】<BR> 某班大扫除后,班主任检查卫生,发现玻璃上有一个黑手印,于是就问是谁擦的。 擦玻璃的 是平时成绩比较好的王兰,她说自己擦得很干净,是别人故意的。 刘老师把最调皮的陈飞叫过 来,问手印是不是你的? 陈飞没有说话,刘老师以为他是默认了,刘老师批评他,为什么自己不 认真打扫,还要去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 陈飞说:“我一直在劳动,这手印不是我的”。 刘老师更 加生气了,说:“我没有看到你在劳动,你一直躲在下面看小说,等下来我办公室! ”放学后刘老 师批评了他。 以后,陈飞一上刘老师的课就睡觉,成绩越来越差。<BR> 问题:<BR> (1)案例中老师的行为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7 分)<BR> (2)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哪些要求? (8 分)<BR><BR></P>
<P align=center><STRONG>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大纲冲刺试卷(一)<BR>参考答案及解析</STRONG></P>
<P><BR> 第一部分 客观题<BR> 单项选择题<BR> 1.【答案】C。 解析:《教育过程》一书是由布鲁纳所写,被誉为“现代最主要的、影响最大的教育著作之一”,是 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 <BR> 2.【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BR> 3.【答案】B。 解析:《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BR> 4.【答案】C。 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即“把一切事物 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BR> 5.【答案】B。 解析: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虽然受社会生存方式制约,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 在:(1)教育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社会政治经济的改变会引起教育性质和目的等方面的变化,但不是所有方面都会改变。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作为意识形态的教育,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其 他意识形态发生密切联系,与教育相互作用。 其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教育观点上,二是反映在教育内容上。 (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就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来说,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存 在。 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灭亡之后,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并不立即消亡,仍然会存在一个相当时期。 与此相反,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超越当时政治经济的局限性而产生,表现出不平衡性。 总之,一定的 教育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教育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我们既不可否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不能把它 夸大到绝对程度。<BR> 6.【答案】A。 解析:夸美纽斯是教育学史上,首次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强调并试图探讨教育原理——— 自然适 应性原理的教育家。 卢梭在教育上有道德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 柏拉图强调以认知为基础的品德教育。<BR> 7.【答案】B。 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 育活动。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两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BR> 8.【答案】C。 解析: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来的。<BR> 9.【答案】B。 解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间接经验,是对人类已有的优秀文化成果的认识过程。 学生主要通过读书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系统地掌握大量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BR> 10.【答案】D。 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校风、教风、学风等属于隐性课程。<BR> 11.【答案】B。 解析: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 生,同时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赵老师既讲了“青 蒿素”这个知识,又通过屠呦呦的例子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因而体现了该原则。<BR> 12.【答案】D。 解析: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 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BR> 13.【答案】B。 解析: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BR> 14.【答案】C。 解析:福勒和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三阶段为:(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 生阶段。 在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题干中的老师正处于关注生存阶段。<BR> 15.【答案】B。 解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BR> 16.【答案】B。 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BR> 17.【答案】D。 解析:学前期的社会心理危机是创造进取对内疚;婴儿期的社会心理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学 龄期的社会心理危机是勤奋对自卑;青少年期的社会心理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BR> 18.【答案】B。 解析: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R> 19.【答案】C。 解析: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 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生命在于运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 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如:怎样操作一台机器;怎样解答数学题或物理题等。 因此题干中 A、B、D 均是程序性知识的概念。 只有 C 项描述的是陈述性知识。<BR> 20.【答案】A。 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 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电话号码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BR> 21.【答案】A。 解析: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 架和活动程序。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 为方式的总称。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最优化框架式集成整体,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 意传递的主要信息。<BR> 22.【答案】B。 解析: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1)道德 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做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 (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 度。 (3)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 心理过程。 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 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题干中的陈某能认识到 上课玩手机不好,下定决心改正,但是老师讲课时仍无法克服老想看手机的坏习惯,结果还是时常玩手机,说明 他的道德意志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时,应该重点培养其道德意志。<BR> 23.【答案】D。 解析:说服教育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疏导学生思想的方法。 陶冶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 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 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 德的方法。<BR> 24.【答案】B。 解析: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 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民主管理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 一种管理形式。 班级的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使其与班 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BR> 25.【答案】B。 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道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 活动。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 智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及培养自 主性和创造性。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 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立美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 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BR> 26.【答案】C。 解析: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BR> 27.【答案】A。 解析: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六个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应用知识———检查与评定,最主要的是四个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应用知识。<BR> 28.【答案】C。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 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BR> 29.【答案】B。 解析:德育过程是一系列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些矛盾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如果依 据矛盾存在于作用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第二层次 是德育过程内部的矛盾,第三层次是德育过程主体(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的矛盾。<BR> 30.【答案】D。 解析:题干中张老师用交谈、疏导等措施对芳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教师的心理辅导者 角色。<BR> 31.【答案】C。 解析:自我设计训练课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训练课程,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 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BR> 32.【答案】A。 解析: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原型启发。 鲁班因受到茅草启发发明锯子 属于原型启发。<BR> 33.【答案】C。 解析: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 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答案。<BR> 34.【答案】D。 解析:联想是当人脑接受某一刺激时,浮现出与该刺激有关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用谐音联想来增强记忆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BR> 35.【答案】C。 解析: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个:效果律、准备律和学习 律。 其中效果律是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 规律中的效果律。<BR> 36.【答案】C。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和多向思维,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一般需要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撑,不能进行纯符号运算。<BR> 37.【答案】B。 解析: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地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 内部动机直接与活动本身有关, 由于做某种事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愉快,活动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 A、C、D 项的表述均为外部动机。 <BR> 38.【答案】B。 解析: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是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 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化学元素的概念的包括程度高于“铁、铝、氢、氧等物质的共同之处”,因此,这一学习属于上位学习。<BR> 39.【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问题解决的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阶段,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BR> 40.【答案】B。 解析: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刺 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当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 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 根据题干表述,老师采取的措施应为负强化。<BR> 41.【答案】B。 解析:习俗道德水平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第二级水平。 这一水平的特点是,儿童 着眼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衡量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意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 此水平 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寻求认可阶段(又称好孩子定向阶段);二是社会秩序与权威的支持阶段。<BR> 42.【答案】C。 解析:霍华 德?加 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BR> 43.【答案】C。 解析: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遗忘的材料先多后少。<BR> 44.【答案】C。 解析: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 提取三个阶段。<BR> 45.【答案】A。 解析: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 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题干中的老师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反思。<BR> 46.【答案】B。 解析:教师对待同事应尊重、理解、协作,所以方老师应反思自我,加强与同事沟通。<BR> 47.【答案】D。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规定,教师应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材料中余 老师拒绝家长的礼物,符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要求。<BR> 48.【答案】A。 解析:新课改在学生评价上倡导多元评价,该教师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 进步的学生,体现了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而不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另外,该行为能够对学生的进步方面及时进行鼓励和强化,树立其自信心和荣誉感,有利于其他方面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 此,本题答案为 A。<BR> 49.【答案】A。 解析:1848 年,法国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该共和国是法兰西 第二共和国。<BR> 50.【答案】D。 解析:诺贝尔是瑞典科学家。<BR> 51.【答案】C。 解析:拉伯雷的代表作是《巨人传》。 《唐吉诃德》的作者是塞万提斯;《神曲》的作者是但丁;《十 日谈》的作者是薄伽丘。<BR> 52.【答案】D。 解析:《西斯廷圣母》的作者是拉斐尔。<BR> 53.【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 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 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BR> 54.【答案】B。 解析: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BR> 55.【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 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 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BR> 56.【答案】D。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款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 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 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 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 行为的。 李某打赵某,李某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上课时老师默许了学生的行为,未尽自己的工作职责,学校应当 承担法律责任。<BR> 57.【答案】C。 解析:2016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到 2020 年,“数字中国”建 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实现系统性突破,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信息经济全面发展,信息化发展环境日趋优化。<BR> 58.【答案】A。 解析:2016 年 12 月 19 日,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第九轮自贸区谈判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开始举行。<BR> 59.【答案】A。 解析:2016 年 7 月 17 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届大会上,湖北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 神农架也成为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 遗产地。<BR> 60.【答案】D。 解析:2016 年 8 月 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会议强调,要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BR> 第二部分 主观题<BR> 一、简答题<BR> 1.【参考答案】<BR> 现代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BR> (1)学生是发展的主体:①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②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 移;③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性的需求与责权。<BR> (2)学生是发展的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R> (3)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 差异。<BR> 2.【参考答案】<BR> (1)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BR> ①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BR> ②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和两极性。<BR> ③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外露性和内隐性。<BR> ④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心境化和持久性。<BR> (2)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培养:<BR> 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BR> 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BR> ③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BR> 二、判断辨析题<BR> 1.【参考答案】<BR>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遗传决定论者认为,人性的个体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 点所决定的。 在这一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基督教的“原罪说”和中国古代的性 善、性恶论等。 遗传决定论使人们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 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都 强调环境对教育方式选择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R> 2.【参考答案】<BR>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惩罚的运用必须谨慎,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 良好效果。 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运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 为,而应慎重对待惩罚,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做什么。<BR> 3.【参考答案】<BR>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既有主观的方面,也有客观的方面;既有教育内部的,也有教育外 部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但无论怎样,教师是学校教育最活跃的教育力量,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 者,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行为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BR> 三、论述题<BR> 【参考答案】<BR>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气质的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黏 液质、抑郁质。 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特征: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 好冲动。 多血质气质类型的特征: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 见异思迁。 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黏液质气质类型的特征: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 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 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抑郁质气 质类型的特征: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BR>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气质都能归入某一气质类型。 除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之 外,大多数人都偏于中间型或混合型,也就是说,他们较多地具有某一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他气质类型的 一些特点。 教师对于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适当地给予较多的活动与任务,并使他们从中得到更多的教育,要求他 们养成踏实(不轻率)、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对于黏液质的学生进行教育要更加耐心,容许他们有充足的时 间去考虑问题和做出反应;对于胆汁质的学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我克制能力;对于抑郁质的学生,要更多地 关心他们,体贴他们,鼓励他们多参加活动,不要当众指责他们。<BR> 四、案例分析题<BR> 【参考答案】<BR> (1)案例中的教师,首先对学生抱有偏见并差别对待所谓的好学生和差学生;其次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权威身份严厉批评学生,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 作为一名教师,在班级中,不可避免地会与自己的学生 产生矛盾冲突,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如果双方可以平等对话,做一个良性沟通,那么在问题解决之后,师生关系 能够更进一步;反之,如果双方都是剑拔弩张,面目狰狞,在言语和行为上不受控制,则冲突会升级,师生关系恶化,双方都会受到伤害,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讲,会影响学习成绩。<BR> 如果我是这种情景中的教师,我会选择民主的方式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 在师生冲突中,要理智分析冲突 产生的根源,如果错误在于自身,则要主动向学生表明自己的歉意,安抚学生的情绪;如果错误在于学生,则要 耐心开导学生,不言语压榨、讽刺学生,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BR> (2)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 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其身心发展。 每个同学都希望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老师的关怀与鼓 励,获得进步的动力。<BR>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BR> ①要树立民主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式师生关系。<BR> ②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BR> ③要善于提高自我修养,用学识、才能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BR> ④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促进师生心理相容。<BR> ⑤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正视自身问题,满足学生正当需求。</P>
<P>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中公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用书《教育综合知识新大纲冲刺试卷》,欲了解更多内容,<A href="http://mall.newdu.com/Category_118/Index.aspx" target=_blank>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A>。</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