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7-7-15 15:25:25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行测篇)——类比推理(二)

    (四)人物与作品的关系
    在中外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食粮,这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这些文化包括文学、绘画、音乐等。作者与其作品,作品与作品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类比推理会涉及的一种题型。
      1、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例1】范晔:《后汉书》
    A陈寿:《三国志》 B魏征:《通典》
    C孔子:《论语》 D归有光:《农政全书》
    【答案】A。解析:范晔是《后汉书》的作者,二者是作者与作品的逻辑关系。我们看选项。A中《三国志》的作者就是陈寿,故选。B《通典》的作者是唐代杜佑,不选。C中《论语》虽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但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所著。D中《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不选。
    2、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
    【例1】猪八戒:西游记
    A水浒传:林冲 B蒲松龄:聊斋志异
    C黄飞虎:封神演义 D红楼梦:林黛玉
    【答案】C。解析: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先排除B。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AD的次序颠倒。故正确答案为C。
      (五)事物与作用对象
    事物在存在过程中必然要与其他的事物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在事物之间就产生了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个事物作用于另一个事物,被作用的事物就称为作用对象。例如“粉笔”与“黑板”。此外,还有一种情形是事物及其作用的关系,即某一事物与其发生的作用或产生的目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如“手枪”与“射击”。
    1.事物与对象
    【例1】粉笔:黑板
    A斧子:木柴 B时装:设计师 C渔夫:木船 D老师:学生
      【答案】A。解析:粉笔可以作用于黑板,斧子可以作用于木柴,A项是我们要找的选项。B项和D项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选。C项中渔夫和木船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作用关系,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
      2.工具与用途
    【例1】汽车:运输
    A渔网:编织 B编织:渔网 C捕鱼:渔网 D渔网:捕鱼
    【解析】答案为D。题中汽车是工具名,首先排除BC,运输是汽车的用途,所以选D。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行测篇)——类比推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