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7-7-12 19:45:38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地理(三)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已经结束,考后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请大家及时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获取更新资讯。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里看到,沿海地区的城市人口特别多,但是西部地区的人口却很稀少,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环节二:新课教学
    【图片展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1-2-4“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下列问题:
    ①说说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平方千米以上?
    ②说说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③找出黑河—腾冲线,说说该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
    【教师讲述】我国的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尤其是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人口最为稠密;该线西北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尤其是西部内陆高山、荒漠地区,人口最为稀疏。
    【活动探究】比较人口密度的差异。根据图1-2-5分别计算出两地的人口密度。据此,试从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我国沿海和内陆地区的人口密度为何差异悬殊。
    【教师提示】(1)自然条件差异:东部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西部多高山、高原,气候干旱。
    (2)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经济欠发达。
    (3)从交通上看:东部交通便利;西部交通不便。
    【活动探究】探究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新变化。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看图展开探究活动
    从我国人口密度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南人口密度大;西北人口密度小。
    学生阅读:我国城乡人口分布的变化
       

    读图总结:突出表现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集中。
    【巩固提高】
    有人认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应该把东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人口比较稀疏的西部地区,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环节三: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现在我们知道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现象,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东部沿海城市,进而引发了人口的压力。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造成我国在地域上人口分布不均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东部靠海,气候(季风区)、地形(多平原,丘陵,少高原盆地)、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适于人民居住和发展农耕(水田旱地)。这里也是城镇化较发达处。东部因处于季风区,气候湿润,温差小,适于作物生长,人口大量集中,植被主要为森林,草原,农田等。西部除去准噶尔盆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外,处于非季风区,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人口稀疏,植被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
    2.谈一下你对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的理解。
    【参考答案】
    (1)优点
    ①有利用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群体学习效应,比较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②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教学更具有弹性和针对性。
    ③有利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促进其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
    (2)缺点
    对教师要求更高,组织不好,自学很有可能流于形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地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