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大连教师招聘考试之教育学模拟试题(二)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学研究的是广义的教育。
( )2、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他总是以自身的活动来影响受教育者。
( )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4、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
( )5、循序渐进就是按部就班,匀速发展。
( )6、备课就是写好教案。
( )7、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8、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
( )9、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上课时多提问。
( )10、课外辅导的对象只应是少数个别学生,不能面向全班进行集体补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教育是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2、1806年,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政策是“”与“”。
4、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遵循原则。
5、教育的两大基本功能是功能和功能。
6、教师劳动手段是“言传身教”,劳动的很强。
7、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逻辑结构包括、、的发展目标。
8、课程表现为课程计划、和三种形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校教育
2、义务教育
3、人的全面发展
4、教学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现代教育有何基本特征?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各有何作用?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何制约教育的发展?
4、简述国际上学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5、课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成份?
五、论述题(14分)
结合课程改革谈谈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六、案例分析(10分)
下面是部分老师的作法:
有些老师,随着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要克服课上满堂灌的缺点,大搞提问,变满堂灌为满堂问。
有些老师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思考,增加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可是又怕学生回答不对路,怕节外生枝影响教学进度,于是常提问几个尖子生,在观摩和检查教学时尤其明显。
有些老师不辞辛苦,广泛搜集补充作业题,勤布置,勤批改,勤辅导。课内时间不够用,就用课外甚至星期日的时间,学生感到疲乏和负担重时,老师说:“你们不要厌烦,多做一道题就多一分把握……”“老师比你们还要累,为的是什么?”“总有一天你们会感谢我的!”
参考答案
一、判断正误(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1、培养人 社会现象
2、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3、养士 愚民
4、因材施教
5、社会 育人
6、示范性
7、品德 智慧 体质
8、课程标准 图书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1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1分)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1分),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1分)。
2、 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形式规定的(1分),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1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1分)的国民教育(1分)。
3、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体力(1分)、品德、志趣、审美、修养、个性、才能等方面(2分)的充分、自由、统一的发展(1分)。
4、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1分)由教师的教(1分)与学生的学(1分)共同的教育活动(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现代教育有何基本特征?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有:
(1)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1.5分)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5分)
(3)教育科学化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2分)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四种(1分),它们各自的作用如下: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1.5分)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1.5分)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5分)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1.5分)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分)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育结构的选择(2分)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变革(3分)
4、国际上学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是:
(1)重视学前教育,加强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分)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分)
(3)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日趋接近(1.5分)
(4)发展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1.5分)
5、课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成份:
(1)组织教学(1.5分)
(2)检查复习(1.5分)
(3)讲授新图书(1.5分)
(4)巩固新图书(1.5分)
(5)布置课外作业(1分)
五、论述题(14分)
答: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表现在: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以上每个要点1分,共3分;简要说明共2分)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以上每个要点1分,共5分;简要说明共4分)
六、案例分析(10分)
答:这些事例违背了:
(1)启发性原则(2分)
(2)因材施教原则(1分)
(3)可接受性原则(1分)
(4)循序渐进原则(1分)
(结合原则要求简要分析5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