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心理辅导途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
B. 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现
D. 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教的原则
2.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种记忆属于( )
A. 意义记忆
B. 理解记忆
C. 机械记忆
D. 逻辑记忆
3.“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是家庭的( )
A. 教育功能
B. 经济功能
C. 休息娱乐功能
D. 繁衍后代功能
4.课程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 )
A. 检查或鉴定教育目的是否达成
B. 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
C. 确保其正确的方向
D. 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
5.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的法律法规是( )
A. 《义务教育法》
B. 《幼儿园工作规程》
C. 《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D. 《未成年人保护法》
6.( )是幼儿从事各种探究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应有意识地培养。
A. 兴趣和求知欲
B. 幼儿的积极性
C. 经验基础
D. 创新能力
7.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 主动性
B. 活动
C. 兴趣
D. 创造力
8.下列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心理健康是相对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 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
C. 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 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
9.我国的( )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A. 《幼儿园教育纲要》
B. 《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C. 《幼儿园工作规程》
D.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10.现代学前教育中,教育者主要以“广、博、浅”为准则,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体现了( )
A. 综合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启蒙性原则
D. 活动性原则
11.依据斯金纳强化原理,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
A. 发现教学
B. 程序教学
C. 接受教学
D. 掌握教学
12.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
A. 斯金纳
B. 奥苏贝尔
C. 桑代克
D. 华生
13.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A. 社会发展的需要
B. 教育方针
C. 教育政策
D. 学前儿童的需求
14.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
A. 陈鹤琴
B. 张宗麟
C. 张雪门
D. 陶行知
15.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这种情况皮亚杰称之为( )
A. 同化
B. 顺应
C. 平衡
D. 协调
16.我国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 )分班。
A. 心理年龄
B. 实际年龄
C. 智力年龄
D. 知识经验
17.儿童语言最初是( )
A. 独白式
B. 对话式
C. 连贯式
D. 创造性的
18.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 )的差异。
A. 言语特征
B. 记忆过程
C. 思维特征
D. 气质类型
19.最早从幼儿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的角度论述儿童教育的学者,可以追溯到( )
A. 福禄贝尔
B. 裴斯泰洛齐
C. 蒙台梭利
D. 卢梭
20.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向的迁移是( )
A. 负迁移
B. 正迁移
C. 横向迁移
D. 顺向迁移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切斯等人根据基本生活活动模式把气质划分为( )
A. 易带的孩子
B. 难带的孩子
C. 敏感的孩子
D. 迟缓的孩子
2.安斯沃斯设计的“陌生情景”实验是研究学前儿童分离焦虑、陌生焦虑的经典实验,他把儿童的依恋分为( )三种模式。
A. 焦虑—回避型依恋
B. 安全型依恋
C. 焦虑—抗拒型依恋
D. 逃避型依恋
3.下列表述中属于幼儿体育游戏创编的原则的是( )
A. 灵巧趣味性原则
B. 安全性原则
C. 智慧性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4.健康是指( )
A. 身体健康
B. 心理健康
C.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D. 能吃能喝
5.幼儿生理健康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
A. 生化指标
B. 身高标志
C. 情绪标志
D. 生理机能指标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重复性行为是儿童游戏的主要外显特征。( )
2.幼儿园经济条件差,创设环境时必须考虑经济性原则。( )
3.蒙台梭利将自己创制的学习材料称为“恩物”。( )
4.提出“胎教”思想最早的国家是古希腊。( )
5.幼儿游戏时,幼儿教师正确的做法是站在旁边观望。( )
6.2~7岁的幼儿可以进行象征性游戏。( )
7.卢梭是最早研究幼儿游戏心理的先驱者之一。( )
8.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实质上就是早期智力开发。( )
9.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 )
10.课程的内容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不要对幼儿有太大的挑战。(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塑造
2.微格教学法
3.幼儿智育
4.道德情感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幼儿教师需要哪些专业人格特征?
2.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9分)
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七、案例分析题(共10分)
小名是个3岁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父母不理解的是:小名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妻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名却常常做不到。小名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
试问小名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名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名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教师招聘群 248126741
http://www.hteacher.net/pub.idqqimg.com/wpa/images/group.png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网络辅导课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活动,与日常活动有很大的区别。
2.C。解析: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与成人相比较,儿童常常运用机械记忆,他们反复背诵一些自己并不了解的材料,显得不是那么困难。
3.A。解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说明家庭的教育功能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4.D。解析: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最主要是要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其质量。通过课程评价,评价者会发现很多不足和问题,这可以及时地通过信息反馈,引起注意,从而促进保教工作的改进,提高教育质量。
5.C。解析:《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6.A。解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幼儿只有对某事物有兴趣,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去学习;求知欲则进一步激发幼儿获取新知识、探索未来的兴趣。
7.D。解析: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他认为教育要启发儿童、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只有放开手让儿童进行创造,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
8.D。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不仅仅指没有疾病。
9.C。解析: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10.C。解析: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幼儿园课程只需要向儿童传递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最浅显的知识。幼儿园课程应该帮助儿童认识周围世界,使他们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的锻炼和启迪,因而具有启蒙性。
11.B。解析:依据斯金纳的强化原理提出的教学方法是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幼儿对每个框架的学习内容做出反应,如果回答正确,就会获得积极的强化,并进入下一单元学习;如果回答不正确,程序就提供若干有利于找出正确答案的信息,帮助幼儿重新解决问题。
12.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作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的演讲,并发表了以该演讲为基础的一系列文章,这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13.D。解析:学前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有:我国教育方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发展的需求。所以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要考虑到学前儿童的需求。
14.A。解析: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15.B。解析:顺应是在主体已有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来适应环境。题中的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说明其自己原有的图式无法满足外界环境,就改变原有的图式,顺应环境。
16.B。解析:我国现行幼儿园大多是按幼儿的实际年龄分为大、中、小三种班,年龄依次为:5~6岁;4~5岁;3~4岁。
17.B。解析:儿童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而后逐渐出现独白式语言。对话是指在两个人之间互相交谈;独白则是一个人独自向听者讲述。
18.D。解析: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类型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差异,儿童的气质类型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19.D。解析:在幼儿教育心理学萌芽期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即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最早从幼儿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的角度论述儿童教育的学者,可以追溯到卢梭。
20.B。解析: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向的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儿童具备了进行另一种学习活动的良好准备状态,一种学习节约了另一种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是已具备的知识经验使儿童有效地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切斯等人通过对大量儿童的考虑和追踪,发现有一些行为模式,是从出生开始贯穿到整个儿童时期的。他们根据一系列的标准,把儿童(主要是婴儿)划分为三种类型:(1)易带的孩子,占75%;(2)难带的孩子,占10%;(3)迟缓的孩子,占15%。
2.ABC。解析:安斯沃斯把儿童的依恋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种模式:焦虑—回避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抗拒型依恋。
3.ABCD。解析:幼儿体育创编的原则有灵巧趣味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智慧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等。
4.ABC。解析: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5.AD。解析:生化指标和生理技能指标是幼儿生理健康常用的评价指标。
三、判断题
1.√。
2.×。解析:无论幼儿园的经济条件好坏,创设环境时都必须考虑经济性原则。
3.×。解析:是福禄贝尔将自己创制的学习材料命名为“恩物”。
4.×。解析:提出“胎教”思想最早的国家是中国。
5.×。解析: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是游戏材料的准备者、游戏情节的献计人和游戏矛盾的协调人。但教师做得最多的应该是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做幼儿游戏的伙伴。
6.√。解析:2~7岁的幼儿处于皮亚杰所说的“让我们假装”的游戏阶段,幼儿能以许多方式自由地展示自己的创造力、体力、社交能力。
7.×。解析:福禄贝尔是最早研究幼儿游戏心理的先驱者之一,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
8.×。解析:幼儿早期教育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9.√。解析: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这是环境的基本功能。
10.×。解析:幼儿园课程要适合幼儿能力和发展需要,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四、名词解释
1.塑造是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关系,使幼儿做出他们原先行为模式中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
2.微格教学法是指以少数的幼儿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3.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4.道德情感,即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
五、简答题(答案要点)
1.(1)激励性人格:热情、期望、支持;(2)灵活变通性;
(3)爱心与同理心;(4)情绪稳定。
2.(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
(1)知识观:知识不是对外在世界的真实摹写,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因此,它必然随着人们认识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得到升华和改写;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被个体被动的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生成的;在建构过程中,为了适应不断扩展的经验,个体的图式会不断进化,所有的知识都是在这种个体与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
(2)幼儿观:幼儿在学习中不是一块“白板”;幼儿是主动的建构者。
(3)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儿童看作是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看作是在不断进化的经验世界中主动活动的主体。学习不是简单地将信息从外部向内部输入,而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不断生成新理解的过程。
七、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3岁3个月的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
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低,所以他们进行的思维总是与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开所接触的事物,离开动作就没有了思维,所以称之为直觉行动性思维。如孩子画画时,他不可能先想好要画什么,而是拿起笔就画,画出来像什么他就说是什么。也正如案例中描述的“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
小名的家长很关注孩子的发展,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这些做得很好,值得肯定。但要清楚:思维要借助于词来实现,与语言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此时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平时父母要多教、多和孩子说话,说话时大人要使用正规的语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如动物、家俱、交通工具等,多讲故事。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父母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给孩子讲解一些有比较性,概括性的概念,如大、小,多、少,上、下,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出相同的东西,借以培养孩子善于区别事物不同点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去帮助解决,而要留点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例如东西拿不到怎么办?皮球滚到哪里去呢?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玩具给孩子,如积木、拼图、组装玩具等,让他自己摆弄玩具,可以使他在玩中去认识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提高小名思维水平的重要基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