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重庆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备考试卷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吉祥(jí) 棱角(1íng) 狡黠(xiá) 长吁短叹(xū)
B.浸润(iìn) 蓦然(mò) 腈纶(qíng) 残碑断碣(jié)
C.喟叹(kuì) 愤慨(kǎi) 盥洗(guàn) 呱呱坠地(guā)
D.阻挠(ná0) 女娲(wā) 咯血(kǎ)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坐落 松弛 协奏曲 融会贯通
B.扫描 诙谐 天然气 振耳欲聋
C.博弈 巨挚 殊不知 毋容置疑
D.竞标 临摹 吓马威 门庭若市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几幅画是他的早期作品,自是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_______。
②作者笔下钗黛这两个姑娘,常常是被人_______加以评比的。
③文学批评中,不应把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_______。
④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_______罢了。
A.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混为一谈
B.等量齐观 混为一谈 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
C.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 等量齐观
D.混为一谈 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相提并论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A.《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明朝马致远所作
的散曲
B.《背影》《春》《济南的冬天》的作者都是朱自清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诗经》《出师表》《陋室铭》
D.鲁迅的《故乡》是散文,契诃夫的《变色龙》是小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B.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C.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变革,其结果将会出现一个全新图书信息交流系统,从而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6.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
A.射之,豕人立而啼
B.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既来之,则安之
7.以下关于修辞手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旦把敌人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暗喻)
B.别看我眼瞎,可我心不瞎(拈连)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偶)
D.部落之民,控弦十万(借喻)
8.下列名家合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白”指元稹、白居易
B.“小李杜”指李贺、杜牧
C.“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
D.“高岑”指高适、岑参
9.下列各组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装热”迅速流行,激活了江南丝绸服装产业,使不少企业逢凶化吉,出现了少有的勃勃生机
B.有些人虽想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这有点像沙里淘金,是得不偿失的
C.那时他虽已被撤职罢官,但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仍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政局的变化
D.如果政府的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
10.下列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最能炒鱿鱼的五种人
B.工资多少不再老板说了算
C.山东人才能上领奖台
D.儿子老子与他的哥哥弟弟
二、科技文阅读(9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即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
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等甚至在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灭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模式在总体上所经历的裂变与危机。再如,当一种文化中的个体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时,他也必须经历痛苦的文化模式转换问题;同样,当一个个体经历生命中的不同的生理时期,必须经过个体文化模式的阶段性转变,这些也同样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某一方或双方人的衣食住行、语言符号、审美情趣的一些具体改变。即使这样,也还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转型。
应当看到,文化转型和文化危机密不可分。一方面,同文化模式的常规期和稳定期相比,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共同构成了文化模式的剧变期或革命期。在文化模式的剧变期中,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彼此密切相连的两个阶段,如果说,在总的文化冲突与剧变时期中,文化危机代表着量变的过程,文化转型则是这一量变过程达到一个转折的关节点而引起的质变。另一方面,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本身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即是说,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本身就表现为一个过程,无论是现实社会运动或人的生活层面上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还是社会精英层面对于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都是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
11.下列对于“文化转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特定的时代、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发生的根本性的改变
B.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总体性转变
C.文化冲突与文化变革在量变过程中发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质变
D.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
12.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文化转型”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的自在自发的经验型文化模式转变为现代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
B.特定群体或个体文化习惯的改变和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
C.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的变化
D.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的文化个体所经历的文化模式转变
1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的现代化或人的现代化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
B.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交往或交流的接触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的碰撞和转变
C.文化模式的革命意味着由文化危机而达到文化转型
D.文化危机与文化转型密不可分,文化危机一旦出现,就标志着文化转型的到来
三、文言文阅读(9分)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日:吾荸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本文有删节)
[注]①锻炼:打铁。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 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暂无
B.暂无
C.暂无
D.暂无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四、现代文阅读(14分)
早年的样子还要好看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的相貌长得不一般,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②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③鲁迅的时代,中国的文艺差不多勉强衔接着西方十八九世纪。人家西方十八九世纪文学史,法国人摆得出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好样子,英国人摆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歌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好样子,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现代中国呢,谢天谢地,总算五四运动过后,留下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不丢我们的脸。
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像萧伯纳一般高大,像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晖、沈钧儒那样光的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些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五四”,非常的“中国”,又非常摩登。“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对比当年的摩登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洋派,也不老派,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
⑤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秘书长见周恩来,叹其风采,说是在你面前,我们西方人还是野蛮人。这话不管是真心还是辞全,确是说出一种真塞。西洋人因为身材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练,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的。好比中国画的墨色,可以将西洋的五彩缤纷比下去。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⑥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历史已经给了鲁迅莫大的地位,他的模样已经被印刷媒体塑造了七十多年,已经先入为主,成为后世公众的视觉符号。是的,很可能是的,但这形象效应是互为因果的。时代凝视这形象,因这形象足以换取时代的凝视。这乃是一种大神秘,俨然宿命。而宿命刻印在模样上—托尔斯泰那部大胡子,是应该写写《战争与和平》;鲁迅那笔小胡子,是应该写写《阿Q正传》。当托尔斯泰借耶稣的话对沙皇说“你悔改吧”,这句话与托尔斯泰的模样很般配;当鲁迅随口给西洋文人看相,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副苦相、尼采一副凶相……”这些话,与鲁迅的模样也很般配—大家要知道,托尔斯泰和鲁迅这样子说法,骄傲得很呢!他们都晓得自己伟大,也晓得自己长得有样子。那年萧伯纳在上海见鲁迅,即称赞他好样子,据说老先生应声答道:早年的样子还要好看。这不是鲁迅会讲话,而是他看得起萧伯纳,也看得起他自己。
⑦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选自《笑谈大先生》,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五四运动后,因其文学成就,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也毫不逊色
B.鲁迅先生模样既不洋派,也不老派,和同时代文人学者相比,有他自己独特的个性
C.鲁迅先生的相貌成为后世公众的视觉符号,从根本上讲,这是历史给予鲁迅的地位
D.鲁迅先生说自己早年的样子还要好看,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幽默和自信
E.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他的相貌一样,既文气逼人,又不嚣张
18.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部分对刻画鲁迅形象所起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语言俏皮风趣,请从第⑥段任选一个语句作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为什么说“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这种说法在文学创作中可以得到印证吗?请以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例进行探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词赏析题(8分)
2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居①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这是作者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的诗作。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③夜榜:夜航。
(1)请结合具体意境,对“夜榜响溪石”进行赏析。(4分)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
“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六、写作(3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做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A项棱角(léng);B项腈纶(jīng);C项呱呱坠地(gū),多音字。
2.A[解析]B项“振耳欲聋”应为“震耳欲聋”;C项“巨挚”应为“巨擘”;D项“吓马威”应为“下马威”。
3.C[解析]同日而语:同等看待,相提并论。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混为一谈:将本质不同的事物相混淆,说成是同一事物。等量齐观: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一样对待。
4.C[解析]A项中马致远是元朝人;B项中《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作品;D项鲁迅的《故乡》是小说不是散文。
5.C[解析]A项句式杂糅,删去“由”和“组成”。B项成分残缺,可在“起飞前”后边加上中心语“的状态”或将语序调整为“对起飞前的火箭”。D项“广泛推行……服务忌语”不合事理。
6. A[解析]A项“人立”,像人那样站着,名词作状语;B项“王”,称王,名词作动词;C项“水”,游泳,名词作动词;D项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因此本题选A。
7.B[解析]A项,借喻。C项,映衬。D项.借代。
8.B[解析]“小李杜”指李商隐、杜牧。
9.A[解析]逢凶化吉: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不合句意。沙里淘金:淘,用水冲洗,滤除杂质。从沙里淘出黄金。比喻好东西不易得。也比喻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少。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虽然睁着眼睛,但看不见;虽然长着耳朵,但没听到声音。形容对事物的发展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10.B[解析]A项一词多义造成歧义。炒鱿鱼“解雇/炒制鱿鱼这道菜”。C项句中停顿造成歧义。山东人才,能上领奖台/山东人,才能上领奖台。D项指代不明造成歧义。“他的哥哥弟弟”到底是谁的,不能让人明确理解。
二、科技文阅读
11.D[解析]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从文章最后一段看,本句说的是“文化转型过程”的性质,不是对“文化转型”本身的说明。A项和B项可以从第一段找出,是正确的。C项是根据第三段中的句子“在总的文化冲突……而引起的质变”概括出来的,正是对“文化转型”的解释。
12.A[解析]A项由第一段“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压缩而来。8项,文中第一段已说明“不能算作文化转型”。C项,第二段也说明了“但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模式在总体上所经历的裂变与危机”,换句话说,就是这种变化不属于“文化转型”。D项说的是“文化模式转换”,文章也说明了“这些也同样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
13.D[解析]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D项错在从原文找不出依据,“一旦……就……”判断有些绝对化。A项从第一段最后两句话概括可以得出。B项从第二段“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的一些具体改变”可知是正确的。C项是根据第三段“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共同构成了文化模式的剧变期或革命期”一句得出的变式句。
三、文言文阅读
14.B[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句中“去”是动词,离开,在这里是“消失”的意思。
15.C[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以:介词,因为。B项。而:连词,表转折,却,可是。C项,“然为人取去”中的“为”:表被动;“君为我呼入”中的“为”表“替”、“给”。D项,之:结构助词“的”。
16.C[解析]A项,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兴,取悦。B项,凶: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祸殃,祸害。C项,薄:形容词意动,认为……轻微,看轻,轻视。D项,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美,保全。
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滞留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很快乐,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滞留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制鞋子。这难道有什么音乐、美色、香气和美味吗?但他们终身喜欢而不厌弃。
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N此互相猜忌……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
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拥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轻重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呜叫从耳边掠过,岂不愉快地接受,但是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
驸马都尉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书画方面,又建了宝绘堂在私宅的东边,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重蹈我年少时的覆辙,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也许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四、现代文阅读
17.CE[解析]略
18.[参考答案](1)表面上是描写周恩来这样优异的中国人骨子里的儒雅凝练为西方人所不及,实际上是映衬鲁迅骨子里的精神气质为西方文豪所不及。
(2)说明鲁迅文气逼人而不嚣张的相貌是其内在精神气质的一种体现。
19.[参考答案]答案示例:“他们都晓得自己伟大,也晓得自己长得有样子。”这句话实际上是称赞托尔斯泰和鲁迅“伟大”、“长得有样子”,作者却以他们自诩的语气说出来,语言俏皮、风趣,耐人咀嚼。
20.第一问:相貌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个性和内在精神气质。
第二问答案示例:可以得到印证。从《祝福》中祥林嫂不同阶段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祥林嫂精神状态和命运的变化。作者对刚到鲁镇的祥林嫂的描写(“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又只是顺着眼”),说明她此时虽然新寡,但对生活还未丧失信心。到祥林嫂再寡丧子之后,出现在读者眼前的祥林嫂,外貌发生了变化(“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精神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待到祥林嫂捐门槛而仍未改变命运并被赶出鲁家之后,其外貌再次发生了变化(“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转,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她此时已精神崩溃,彻底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最终坠入悲剧的深渊。
五、诗词赏析题
21.(1)诗人在天黑的宁静中,荡着小船归来,夜船触溪石而发出声响。这里以有声表现无声,烘托出诗人“溪居”之所静谧的氛围,反衬了四周环境的寂静。这看似随意的一笔,深合高超的艺术辩证法。
(2)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
六、写作
22.【范文】
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
在生活中,你是否提出过这样的疑问:我该相信谁的话呢?又是否问过自己:是相信别人重要,还是相信自己重要呢?实际上,相信别人和相信自己一样重要。我们既不认同固执、自傲,也不认同懦弱,毫无主见。因此,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相信自己对一个人的成功有重要作用。有的人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要他学什么,他就学什么,自己毫无主见。你生下来难道是为父母而活的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下,总有一天你要离开父母,走上社会;总有一天你的父母会去世,他们就无法再告诉你该如何去做。所以你必须相信自己,把自己投入到社会中去锻炼,去摸索。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中体现真正的自我,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如果缺乏自信,你就无法体味人生的真谛,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那么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你就必然被社会所淘汰,成为一个无用之人。因为充满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杨利伟。作为一名飞行员,如果他对自己不够自信,怎么可能成为中国的“太空第一人”。因此,我们应当拥有自信,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但是仅仅相信自己,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当相信别人,能听取他人的意见。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路如此漫长,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完美无缺,不犯错误,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小坎坷,但只要及时发现,并改正,那你就可以做到尽量完美。这个时候,光靠自信,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多听取他人意见,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样就能更好地克服重重困难。古语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唐太宗没有听取魏征的话,对自己进行批评,怎么可能出现“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如果达•芬奇没有听取他老师的批评,怎么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画家……所以,我们也要注意相信别人,这样才能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我们不但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所以,在记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同时,也要记住一句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