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7-7-3 17:36:33

申论热点命题:亦余心之所向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申论热点命题之亦余心之所向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一、理论政策
爱国是公民应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爱国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爱国最根本的就是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一)问题表现
1.爱国主义精神匮乏。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交流的国际化,如今国内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化现象十分严重,而忽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对国家事务漠不关心,也失去了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操,爱国主义精神匮乏。
2.极端爱国主义盛行。
有些人爱国主义方式过于极端,但往往表现激进的态度。极端的爱国主义表现不仅不能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原因分析
1.重视物质发展,忽略精神进步;
2.网络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
3.国外敌对思想的渗透。
(三)影响分析
1.爱国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动力;
4.爱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四)提出对策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3.加强民生建设,夯实爱国主义基础;
4.加强网络舆论宣传,守住网络阵地。
二、热点案例
案例1:屈原: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而且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愤怒,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
案例2:吴玉章: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案例3:杨靖宇:我有我的信仰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队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
三、名言警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习近平
四、参考范文
让爱国精神成为青年信仰
“个人的利益为国家和社会大局让步,自我的奋斗融入能推动社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年轻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已过而立之年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戴兵深情地说。如今,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怀已经越来越体现在无数的有志青年身上,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拼搏着,努力着。
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最核心体现,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了一系列爱国爱民的典范。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史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邓小平。在新的时代,爱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爱国不是空谈,而是要将其落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通过一点一滴的不懈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青年信仰爱国精神,志存高远是前提。爱国精神,本身就要求年轻人将自身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也即是要具备崇高的理想。当我们回望过去,无数先人前辈为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甘牺牲。而当我们审视当下,一些年轻人似乎没有了豪情壮志,认为青春只存在影视剧里,理想只装在钱包里,容易变得焦虑浮躁。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遑论诗意和远方。因此,爱国精神的弘扬,必须以远大崇高的理想为前提,这是爱国精神的应有之义。
青年信仰爱国精神,艰苦奋斗是重点。“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有了崇高的理想,但理想不是空想,虽然远大,但仍需要一步步加以践行方可托起中国梦的华美大厦。70后的顾芸,在媒体担任制片人,从事社会调查类报道七八个念头,尽管工作很苦,但正是这样一群人,借助自身微薄的力量,关注民生疾苦,增进人民福祉,让社会变得更好。他们在自身的岗位上,不怕苦,不怕累,不抛弃、不放弃,无疑是爱国精神的深刻体现。
青年信仰爱国精神,无私奉献是关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古代圣贤哲人的追求。君子之风历来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同样,爱国主义,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还有推己及人。要对他人的苦痛感同身受,要借助自身的力量增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电子科技大学青年辅导员徐茂,在芦山地震发生后,和一大批青年志愿者,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谱写爱的赞歌。由此可见,奉献自身,造福社会,无疑也是爱国主义的精准表达。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百年之前,梁启超的口号至今仍有非常强的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奋斗目标,万千的青年需要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于此,方可实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熊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申论热点命题:亦余心之所向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