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7-6-29 23:55:11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模拟试题及答案三——高中美术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备考正在紧张的进行中,教师资格备考最最离不开的就是做题,做题可以检测你的复习程度,便于查缺补漏,文都教师考试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及答案,希望帮助广大考生边做题边提高应试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    )。
    A.嘉靖时期
    B.万历时期
    C.康熙时期
    D.雍正时期
    2.在画史上被称为南方水墨山水画始祖的是(    )。
    A.李思训
    B.李契丹
    C.王维
    D.李白
    3.董源的代表作品是(    )。
    A.《游春图》
    B.《潇湘图》
    C.《溪山行旅图》
    D.《早春图》
    4.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
    A.杜岭方鼎
    B.毛公鼎
    C.后母戊鼎
    D.妇好方鼎
    5.石涛、(    )、髡残、弘仁4位遁迹空门的画家被称作“清四僧”。
    A.郑板桥
    B.任颐
    C.吴历
    D.朱耷
    6.下列关于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流行壁画
    B.存在着明显的细密画和镶嵌彩色玻璃的痕迹
    C.盛行的是祭坛画
    D.不受古代希腊的影响,有着较深远的哥特式美术传统,中世纪还没有完全褪去
    7.图1所示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的作者是(    )。
       

    A.弗朗索瓦·吕德
    B.米开朗基罗
    C.罗丹
    D.米隆
    8.不属于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塑作品是(    )。
    A.《三女神》
    B.《掷铁饼者》
    C.《尼奥贝群像》
    D.《卡拉卡拉像》
    9.元代晚期的“元四家”指的是(    )。
    A.黄公望、吴镇、倪赞、王蒙
    B.沈周、仇英、黄公望、王蒙
    C.沈周、仇英、唐寅、文徵明
    D.倪赞、王蒙、吴镇、沈周
    10.设计过佛罗伦萨洗礼堂,被后人誉为“天堂之门”的铜门浮雕的艺术家是(    )
    A.多纳太罗
    B.吉贝尔蒂
    C.米开朗基罗
    D.布鲁内莱斯基
    11.关于水彩画调色,描述正确的是(    )。
    A.用水愈多色彩愈透明,明度愈高,纯度愈低
    B.用水越多色彩愈不透明,明度愈低,纯度愈高
    C.用水愈少色彩愈不透明,明度愈高,纯度愈低
    D.用水愈少色彩愈透明,明度愈高,纯度愈高
    12.透视的方法是依据人的视觉成像(    )原理。
    A.近大远小
    B.消失线
    C.消失点
    D.视点
    1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绘画·雕塑成就标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
    B.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C.灵活地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或雕塑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D.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作出评价
    1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评价建议指出,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    )。
    A.质性评价
    B.自我评价
    C.美术档案袋
    D.表现性评价
    1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质性评价的是(    )。
    A.分数或等级
    B.过程性成长记录
    C.成就性成长记录
    D.美术档案袋
    16.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塑造汉字的艺术形象、抒发情感的活动属于(    )。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17.对美术学习的认识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上升到(    )的新层面。
    A.美术文化学习
    B.探究性学习
    C.绘画创作学习
    D.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
    18.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工艺美术欣赏——陶器”一课教学重点的是(    )。
    A.陶器的艺术特色
    B.陶器的制作步骤
    C.陶器的制坯方法
    D.陶器的烧制技艺
    19.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    )。
    A.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B.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C.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
    D.全员性、基本性、生成性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特点的选项是(    )。
    A.实践性
    B.人文性
    C.视觉性
    D.审美性
    21.对于学生的“学”,高中美术接受学习评价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    )。
    A.学生的评价
    B.学习状态的评价
    C.文本材料的评价
    D.课堂教学的评价
    22.下列对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多以鼓励或奖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做出反馈
    B.学习内容应该注意满足学生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C.多做些强化训练,让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新高度
    D.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23.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的结果应用到自身所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24.郭老师在上“纤维艺术”一课时。学校没有提供设施和材料,于是他在课前收集利用废报纸、包装袋、旧磁带等多种材料,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使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开拓思路,出现了许多有创意的纤维艺术作业,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
    A.教学理念
    B.教学策略
    C.教学智慧
    D.教学模式
    25.李老师在上“风景写生”一课时,在展示和评价完学生的作品之后,概括总结道:本课所学习的风景画的概念,以及本课所了解的绘画透视规律和构图的方法等,同学们在课下、课余时间要关注周围环境、关注生活、留心校园外边景色的美,随时与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该老师运用(    )美术课程结束方式。
    A.悬疑式
    B.回顾式
    C.告诫式
    D.延展式
    26.下列选项中,对于教师教学能力评价错误的说法是(    )。
    A.能够驾驭课程的突发状况
    B.能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C.能够掌握一流的美术技能
    D.能够恰当地调控课堂教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7.请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
    28.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29.如何理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绘画·雕塑”领域?
    30.简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案例:
    某教师开展了题为“格尔尼卡”的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搜集作品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与探究,最后以学生分组汇报的形式结束活动,这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然而观摩此课的老师却提出了一些批评,如:这样的课堂学习效率过低,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学生的答案“异想天开”,偏离教材中的解释太远……
    问题:针对上述案例,请你谈一谈自主性学习美术活动的利弊,如果你是美术老师,如何更好地开展此类美术活动。
    32.案例:
    以下是某老师针对雕塑《断臂的维纳斯》这一作品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片段:
    教学片段一:感知.体验
    1.模仿、体验雕塑《断臂的维纳斯》的站姿
    教师活动:介绍“歇站式”是一种放松、和谐、自然的站立姿势。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模仿“维纳斯”站立的姿势与动作。
    2.图解、分析雕塑的形式美
    教师活动:教师画出“维纳斯”的轮廓草图,进行形式美的分析。
    学生活动:观察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3.模拟“维纳斯”的动作.为其“接”上手臂
    教师提出问题:“维纳斯”的手臂是什么样的?如果手臂完好会呈现什么样的动作?为什么人们说.没有手臂的“维纳斯”是最美的?
    学生活动:发挥想象,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用自己的身体模拟“维纳斯”的动作,为其“接上”手臂。
    教师总结:对同学们的想象力和积极参与表示赞赏,并强调无论她手臂的动作是什么样的
    都破坏了她身体完美的“S”型曲线,而且没有手臂的“维纳斯”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教学片段二:创意.表达
    教师展示以《断臂的维纳斯》为原型的当代艺术(达利的《带抽屉的维纳斯》)。
    学生活动:体会艺术家是如何“挪用”经典进行创作的,谈谈自己观看这些作品的感受,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教师活动:(总结)同样的题材、内容,艺术家采用不同的形式作品便有了新的含义.或者给人全新的感受。
    绘画实践:
    采用“挪用”经典的方法,以《断臂的维纳斯》为蓝本,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第一步:模仿——画出“维纳斯”的外部轮廓,要求抓住特征。通过动手画,再一次体验“维纳斯”的形式美。
    第二步:创造——在轮廓的基础上展开头脑风暴,进行创意表达。例如可以用各种创意图形或文字进行装饰。
    第三步:展示,评价——在教室内举办一次小型画展,同学们相互交流,自评、互评作品,分享快乐。
    问题:请分析以上教学片段是如何体现“三维目标”的?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3.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教学。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作出设计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粉彩”出现于康熙时期。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故选C。
    2.【答案】C。解析:王维是南宗画派鼻祖,他的山水画技法特点为:墨渲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涉古今。故选C。
    3.【答案】B。解析:董源的作品有《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夏山图》等,擅长用披麻皴、点子皴等画法。故选B。
    4.【答案】C。解析: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故选C。
    5.【答案】D。解析:“清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
    6.【答案】A。解析:意大利主要流行壁画,尼德兰盛行的则是祭坛画。故选A。
    7.【答案】A。解析:弗朗索瓦.吕德,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在雕塑上,他与另一位浪漫主义雕塑家德拉克洛瓦并驾齐驱.与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刻家乌顿、罗丹等人齐名。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民妇孺皆知的那块装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马赛曲》。故选A。
    8.【答案】D。解析:《卡拉卡拉像》是罗马帝国时期肖像雕塑的代表作之一。卡拉卡拉是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的皇帝。故选D。
    9.【答案】A。解析:“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分别为黄公望、吴镇、倪赞和王蒙。他们画风虽各有特点,但主要是从五代董源、巨然绘画技法基础上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并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10.【答案】B。解析:“天堂之门”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圣若望洗礼堂东面的正门,正处于主教座堂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前方,大门共有两扇,每扇门上的浮雕作品都分为五块,采用圣经旧约传说中的十组故事为题材。由雕塑 家洛伦佐·吉贝尔蒂雕刻于1452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杰作之一。故选B。
    11.【答案】A。解析: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当某一种颜色中调入水之后,色彩的明度提高,同时其纯度也随之降低;加入水分愈多。色彩的明度愈高,透明性愈强,而纯度则愈低。
    12.【答案】A。解析:视点、消失线和消失点是辅助手段,故选A。
    13.【答案】B。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中每个模块都有学习内容和成就标准两个方面,从选项中可以看出B选项是美术鉴赏的成就标准。故选B。
    14.【答案】B。解析: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中指出,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15.【答案】A。解析: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中指出,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美术档案袋等。选项A是属于量性评价,故不正确。
    16【答案】D。解析:书法·篆刻是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塑造汉字的艺术形象、抒发情感的活动。故选D。
    17.【答案】A。解析:美术学习不应该是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更应该提高到美术文化层面上来。
    18.【答案】A。解析:“工艺美术欣赏——陶器”一课属于欣赏课,因此在设定重点时以掌握陶器艺术特色为主。B、C、D是工艺制作的造型一课的重点,其注重学生掌握技法。故选A。
    19.【答案】B。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20.【答案】D。解析:美术教学的特点包括实践性、人文性、视觉性、愉悦性。
    21.【答案】B。解析:对于学生的“学”,高中美术接受学习评价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的评价。故选B。
    22.【答案】C。解析:C项做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故选C。
    23.【答案1D。解析:行动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方法。故答案选择D项。
    24.【答案】C。解析: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达的一种敏感、准确的判断能力。教学智慧是必备的。它要求教师从科学的角度去遵循一些必然的教学规律,从人文的角度解释与理解一些特殊现象.处理一些特殊问题。“冯老师任教的学校没有纤维材料,于是他利用一些废弃材料和设施进行教学。”这属于运用教学智慧来处理和解决了一个特殊的问题,所以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教学智慧。
    25.【答案】B。解析:李老师在本课程结束时,总结了本课所学习的重难点的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去回忆,以及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关注生活,运用了回顾式的结束方式。
    26.【答案】C。解析:对于教学能力的评价应该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基础技能和表达能力进行判断,所以选项C是太过于片面。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觐唐太宗时的场景。图卷右半边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
    28.【参考答案】
    (1)各校应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置(包括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校的图书馆应配备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画册、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美术及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录像带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各校之间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模块的师资需求,互通有无,共享美术教师资源。
    (4)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5)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如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和有关工厂、车间以及当地文物资源等,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6)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29.【参考答案】
    绘画、雕塑是以一定的材料和工具,运用造型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美术创造的活动。
    “绘画·雕塑”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义务教育阶中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绘画、雕塑活动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30.【参考答案】
    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起到丰富教材内容,引人入胜的效果。方便学生更好地欣赏美术作品,更深地感受美术作品。使教学课件具备视、听、赏、析、动多种功能。充分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美术创造和美术审美活动。利用网络学习。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方便学生创作交流、适应社会发展,这也是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的一种标志。
    三、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
    (1)优点: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是完全了解的,这样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在自觉状态下主动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自主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缺点: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疑惑不能够直接得到解决,不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并且学习效率相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模拟试题及答案三——高中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