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7-6-28 12:44:43

面试热点话题:假“志愿者”骗财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面试热点话题之《假“志愿者”骗财》,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
近日,朋友圈疯传《北京西站,一场骗局下的众生相》,新京报刊登《北京西站取票遇假“志愿者”骗财,铁路警方介入调查》导报,引起公众哗然。其中,行骗人冒用“志愿者”身份顺利得逞,不禁让关心志愿服务事业的人士揪心。
痛心之余,不禁反思,骗子为何顺利得手呢?结合朋友圈和新京报的报道来看,相关案件一方面反映出志愿者这张名片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完善并落实志愿服务相关法律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铁路实行火车票实名制购票乘车,特别是推出网络购票、电话订票业务以来,有效遏制了倒票、代购行为。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车站人员集中、一些旅客着急赶车、对换取网购车票操作流程不熟、车站附近售票机构、咨询服务设施位置不清楚等情况,以冒充车站工作人员、谎称为旅客代购火车票、帮助旅客进站乘车或借钱购票等为由骗取旅客钱财。
我国处于发展阶段,在服务人员数量和服务的范围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一些志愿服务还没有真正能形成广泛的社会力量。尤其是在车站、码头、港口等人流量较多公共场合,志愿者对旅客的困难还没有做到“有难必帮”,有时的地方甚至将志愿者当一种形式,在应付上级考核或是装点门面工程。正是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人们对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并不高,一些人甚至对志愿服务产生了极不信任感。
首先,要完善志愿服务基本保障制度。在大型活动中,在公交、地铁、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提供志愿服务,应当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主要包括建立志愿服务终端平台。
其次,建立完备的法律责任制度。就法律责任而言,除了统一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之外,专门的志愿服务单行立法也十分关键。
最后,惩治志愿者队伍的“内鬼”,要让志愿服务的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加强志愿者身份认证机制建设,大力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
更多面试热点话题,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试热点话题:假“志愿者”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