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7-6-27 23:28:35

四川事业单位面试备考:教育公平下的“异地高考”

四川事业单位面试备考:教育公平下的“异地高考”
    异地高考,即考生在本人户口所在地区以外的地区参加高考,习惯上是指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动地参加高考。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异地高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话题。一方面,“异地高考”关涉教育公平,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异地高考”的推进涉及诸多阻力。
    异地高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我国城市发展步伐缓慢,城市在户口管理制度保障下通过人口控制实现社会需求,使城市自我调节控制的功能弱化,市政及城市管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户籍制度与教育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
    二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不均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措施】
    首先,政府应高度重视,推动政策落实。由国家层面制订开放的门槛,并根据门槛高低,在全国范围内协调高考录取指标。
    其次,打破地域差距,推动资源公平。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在经费和师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促进其办学质量的提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最后,改善户籍制度,完善招生制度。我国大学可实行分类考试、招生,全国重点大学不再把招生名额投放给各省,而实行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招生。考生可在任何地方报考,平等录取,避免因高考录取而引发的高考移民、人口流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事业单位面试备考:教育公平下的“异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