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东事业单位统考面试:矛头直指,箭无虚发(中)
二、分类详述:标准式标准式的演绎是人类理性思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形式便是人们所熟知的三段论。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跟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运用标准式演绎来表达会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让表达更具备说服力。
三段论的具体作用原理是集合当中的包含原理。如果集合B包含于集合A,集合C包含于集合B,则集合C包含于集合A。如图3。在三段论中,如果所有M都是P,所有S都是M,则所有S都是P。其中M相当于集合B,S相当于集合C,P相当于集合A,通过迁移,便可得出,S=P。意即所有M都具有P的属性,所有S都具有M的属性,利用传递性,推出所有S都具有P的属性。如所有的男人都是人,其中M=男人,P=人;张三是男人,其中S=张三,M=男人,所以推出张三是人。大前提是整个论证正确与否的基础,事关结论的合理有效性,所以都是一些一般性的原理、行业规律、基本规则等常识。
http://sd.offcn.com/dl/2015/0612/20150612033013120.jpg
图4 标准式的直观展示
结合标准式演绎均是由常见的原理知识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这一特点,发现其在结构化面试当中有广泛应用,以其在综合分析题目当中的应用为例。
提到综合分析题目,考生经常谈之色变。为何如此?多数情况无外乎觉得没话说、没好话可说。追本溯源,关键还是在于思路不够开阔、思维没有最大限度进行展开。尝试运用标准式演绎方法,由耳熟能详的定理公式原理原则常识入手,便可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文思如泉涌”这样的效果。
例:北京市出台政策规定,公务人员上班期间外出办事5公里以内只能骑自行车出行,5公里之外才能够派公车出行,有的人认为这样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对于此规定,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节选)
为了让“公车改革”的措施和政策真正得到落实,需要从方方面面进行工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使公务员从思想上接受“公车改革”的措施,主动放弃公车出行办公,而改用骑车、公交或步行等更便捷、更节省的交通方式。
第二,严格完善制度。废除不必要的公车,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做到应改尽改;对于保留的公车应严格使用制度,坚持从严从紧,扎紧编实公务用车制度笼子,制定好公务员公务出行的交通补贴政策,坚持多措并举,分类保障公务出行;完善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等内部监督及社会媒体、群众等外部监督的作用,真正做到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监督。
第三,“公车改革”也应因地制宜,考虑到个别地区的特殊情况,例如北京市这一政策,对于一些路况较差的郊区地方,为了保证政府的办公效率,应适当放宽公车的使用权限,做到坚持统一政策的同时,又因地制宜、分步合理地推进改革。
对政府的某项规定谈看法,属于公共政策类综合分析题,在此只讨论该规定的落实部分,以体会标准式演绎法的使用特点。对于北京市出台的该项规定,目的显然是为了减少公车浪费、杜绝车轮上的腐败,初衷很好,所以最后落实阶段更要侧重于对该项规定完善推广。
阅读参考答案,落实措施提到四点。第一点为宣传教育,注重从思想层面对公务员进行改造,为何用此措施?因为我们都听过一句话,思想引导行为。思想动机能指引人们去从事某种行为,指引行为去满足一定的需要或实现一定的目标,它是激励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正确积极的思想能够指引人们正确行动,反之思想出现了偏差,行为也必然会打折扣。那正确的思想如何获得呢?教育宣传是必然的手段。通过教育宣传,潜移默化地对公务员的思想产生影响,能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真正执行这个规定。此段论述中,正确的思想能够引领积极的行为便是大前提,教育宣传能够帮助公务人员形成正确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便是小前提,最后通过教育宣传可使公务人员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到认真执行这个规定便是结论,符合三段论的逻辑。
http://sd.offcn.com/dl/2015/0612/20150612033013139.jpg
图5 思想引导
与此同理,第二点为完善制度,注重运用外力对公务员进行约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