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7-6-27 23:10:55

2011贵州省事业单位笔试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 京杭大运河最初开凿于春秋时期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
    钱塘江五大水系 经过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全长约1794千米
    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故B、C、D三项都正确。A项错在形成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四段的朝代是隋朝而非唐朝 故本题应选A项。
    2.C 解析 略
    8 3.A 解析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据此 应选A。
    4.A 解析 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
    知识经济 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从内涵来看 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
    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
    要依托 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
    核心的 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创意产业 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等。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
    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
    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
    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等。此
    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
    5.A 解析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
    心思想有两点 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地处理地球问题 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它由下列体系构成 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
    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以
    上的人类信息资源 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
    6.A 解析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为了这一目的资本家提高资
    本有机构成致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而劳动力的供给却绝对增大。另外为了
    追求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制度需要存在一个产业后备军以便生产扩大时能够买到需要补充
    的劳动力。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还可以使资本家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加重对工作的剥削。
    据此 A为应选项。
    B之所以为排除项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不是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根本
    原因相反它本身也决定于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C之所以为排除项是因为人口
    的增长速度超过物质资料的增长速度不是必然的经济现象。即便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了这种现
    象也不是通常所说的相对过剩人口。D之所以为排除项是因为它所表述的也不是相对过
    剩人口的根本原因。
    7.B解析 横断山脉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为南北走向绵延1000
    多公里横断山脉通常为四川川、云南滇和西藏藏东部山脉的总称。
    8.A解析 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价格、税收、财政、信贷、利率、
    汇率、扶贫、产业政策等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
    施。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国家利用价格杠杆调整收入分配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种手段
    故选A。本题容易错选B公共交通属于社会公共服务属于行政手段调控的范围。
    9.C解析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
    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
    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因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
    有最高的监督权。
    10. D解析 本题中A项为代表行为B项为道德行为不具有法律意义C项
    为传达行为只有D项是代理行为。
    11. A解析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时期太宗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则
    明何为则暗”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故选A。
    12. D解析 附义务的行政许可指许可证的持有人在获得许可证的同时还要求承
    担在一定期限内从事该活动的义务。ABC三项无此义务。
    13. C解析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
    14. D解析 保障措施是指某一成员在进口激增并对其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
    9 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
    15. B解析 英雄史观认为英雄创造和改变了历史这种观点过分强调英雄在历
    史发展中的作用其源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事实上历史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
    任何人不能创造和改变任何杰出人物包括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都只能给予历史进程
    以重大影响而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故选B。
    16. B解析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
    则的总称。
    17. D解析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负有限责任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
    公司承担责任。参见《公司法》第3条。故选D。
    18. A解析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而不是经济制度本身。据此应
    选A。B、C、D三项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它们涉及的是经济制度。
    19. D解析 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社会可供购买的
    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故选D。
    20. B解析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
    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故选B。
    21. D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
    22. A解析 人吃东西能品尝出酸、甜、苦、辣等味道是因为舌头上有味蕾它是
    味觉的感受器。正常成年人约有一万多个味蕾绝大多数分布在舌乳头上口腔的腭、咽等
    部位也有少量的味蕾。人吃东西时通过咀嚼及舌、唾液的搅拌味蕾受到不同味物质的刺
    激将信息由味神经传送到大脑味觉中枢便产生味觉品尝出饭菜的滋味。感冒的时候, 鼻
    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刺激。
    23. A解析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和灵魂。
    24. A解析 诚实守信是一种价值观要将其作为行为准则就必须改造主观世界改
    造主观世界也是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所以A项最为合适。
    25. B解析 《民法通则》第99条第1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
    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甲的行为不属于干涉、盗用、
    假冒乙的姓名没有侵犯乙的姓名权A项错误。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的相关规定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甲的行为侵犯了乙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
    B项正确。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甲并没有对国画这一作品
    进行歪曲、篡改甲没有侵犯乙的保护作品完整权。C项错误。改编权即改变原作品创
    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甲的行为不属于未经允许对原作品进行改变的行为。D项
    错误。
    26. C解析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立1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
    2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3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4承认矛盾与否认矛盾。但是二
    者分歧的核心为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所以选C。
    27. C解析 无论是价值的客观性还是主体性都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既是把
    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也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并使物向人趋近的
    可靠根基。
    28. A解析 宪法关系主体的一方主要是国家或者国家机关。
    29. A解析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10条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
    会签人姓名。”主要目的是为上级单位的领导人了解下级单位谁对上报的公文内容负责。
    30. C解析 本题考查缺席判决、延期审理、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几种情形的区别。
    10 缺席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法庭审理的情况下依法作出判
    决因此不能适用于原告死亡的情况。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2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
    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6条的规
    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
    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
    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
    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民事诉讼法》第13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一)
    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二)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
    承担义务的人的(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
    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从以上规定可知如果原告死亡而没有继承人或者
    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应当终结诉讼如果原告死亡有继承人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
    加诉讼的则应当中止诉讼。所以C项正确。
    31. B解析 公文写作,是指公务文书的写作,是文件的拟稿工作, 它是机关制发文件的
    第一个工作环节是代机关立言。故B项正确。
    32. A解析 计划职能包括1制订组织的整体目标。2围绕目标制订可供选
    择的方案。3对方案进行分析最后选择可行的方案。4确定具体实施步骤。
    组织职能包括1将计划方案中的整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执行的工作项目。2将分
    解的各工作项目落实到下属部门或个人。3配备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提供必要的信
    息。4授予下属执行任务的权力明确相应的责任。
    领导职能包括1指导下属人员的工作使其尽快熟悉业务。2激励下属使其热
    爱自己的工作愿意为组织作贡献。3协调下属人员的工作把每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目标
    很好地协调起来。4加强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为顺利完成组织目标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控制职能包括1明确的控制标准。2恰当的控制幅度。3畅通的反馈渠道。4
    有力的调节手段。5持之以恒的检查、督促。
    33. A解析 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规范事业单位招
    聘行为提高人员素质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
    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34. B解析 略
    35. D解析 政权是法律存在的基础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推翻国家政权才能建立
    新历史类型的法律体系。
    36. C解析 普通干电池一般不能充电其他三项都可以充电。
    37. A解析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权利制约权力是宪法的核心这一核心在政治
    实践中的集中表现就是一切公共权力的合法性都根植于宪法之中即必须建立有限政府。
    38. A解析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管理国家和社会经济文化事务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因此
    选A。
    39. A解析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
    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故选A。
    40. B解析感性认识是关于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仅
    11 仅获得了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不能正确地理解事物只有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才能理解事物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感觉事物。因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据此B为
    应选项。
    A之所以为排除项是因为我们可以认为感性认识是肤浅的认识但肤浅不等于不
    可靠。C之所以为排除项是因为关于认识现象的感性认识虽然不是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
    但由于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因而不能认为感性认识对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帮
    助。D之所以为排除项是因为D项所表述的命题虽然正确但与题干没有解证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41. AC解析自力更生强调的是内因全面对外开放是外因C应选坚持自
    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正是看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A项应选。B、D项不符合题意。
    42. ABCD解析徇私枉法罪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且只
    能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其所侵犯的客体除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以外主要侵犯的是司法机
    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声誉。包庇罪通过作假证明帮助毁灭罪迹、隐藏或毁灭罪证等手段
    实施包庇行为不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包庇可以在犯罪分子犯罪后的任何阶段实施侵
    犯的客体主要是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43. CD解析 国家通过税收政策推广节能型设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国
    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C项正确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这是国家履行经济职
    能的表现D项正确。A、B项的观点是错误的。
    44. ABCD解析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
    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民族自治法规等也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故全选。
    45. AB解析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
    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46. ABCD解析 规范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管理。对在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
    其他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政策和
    规范管理办法规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明确调整和新建特殊岗位
    津贴补贴的条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47. ACD解析 略
    48. ABCD解析 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有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参与上的强制性
    制度上的立法性与受益制度的约束性。故全选。
    49. ABCD解析 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
    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
    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50. ABCD解析 公文眉首部分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
    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项所以选项ABCD符合题意。
    51. AC解析 商品二因素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满足人们某
    种需要的属性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用价值为商品所共有它是商品价值的物质载体一旦丧失
    价值就不再存在。但使用价值不为商品所特有。据此A为应选项B为排除项。
    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量的比例它也
    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但是由于交换价值并没有说清是什么原因形成了商品相互交换的
    量的关系和量的比例故而不能认为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交换价值
    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据此C为应选项D为排除项。
    52. AB解析 预测作用是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之间会如何
    12 行为其对象包括公民之间社会组织之间国家、企事业单位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行
    为的预测。
    53. ABC解析 从政府的角度看孔子的这句话要求我们要加强诚信建设加强
    社会信用建设同时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因此A、B、C正确D不符合题意
    题干要求分析对政府的启示D是从党的建设的角度分析问题
    54. ACD解析 单就平均利润率下降这一因素而论会减少资本家的利润量从
    而影响资本家进行资本积聚使扩大再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相对缩小必然导致资本家一部分商品卖不出去即出现生产相对过剩致使资本家难以实
    现利润甚至不能充分地收回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扩大再生产。据此A、C两项
    正确。同理也可推出D项正确。
    B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虽然会导致平均利润量下降但也往往和生产
    规模的扩大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有着内在的关联。而这些可使资本家获取更多的利润扩大
    再生产的源泉会更加充分。
    55. ABD解析 C项《红楼梦》为清代小说。故选ABD。
    三、判断题
    56. ×解析 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偶然性是不可缺少的不是不
    起任何作用也不是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而是时时都起作用。
    57. ×解析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表现在方方面面但其本质区别主要在于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
    是优越性但不是本质区别。
    58. √解析 事业单位的培训对象是工作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的工作
    人员具体包括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
    59. ×解析 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一般不
    超过3个月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被聘人员为大中专应届毕业
    生的试用期可以延长至12个月。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60. ×解析 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性质。比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美国是资产阶
    级专政。
    61. √解析 略
    62. √解析 略
    63. ×解析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极大地促进了
    欧洲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把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称为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
    三大发明。
    64. ×解析 合作、摩擦和冲突都是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因此都不是永恒的。国家
    之间没有永恒的合作、摩擦或冲突,只有永恒至上的国家利益。
    65. √解析 略
    四、案例分析题
    一
    66. D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23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
    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
    (一)下落不明满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
    所以D项正确。
    67. D解析 顾某被宣告死亡判决宣告之日为其死亡的日期财产发生法定继承。
    13 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中的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
    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
    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
    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
    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所以顾某的养女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D正确。顾某的外祖母、妹妹是
    第二顺序继承人在第一顺序继承存在的情况下无继承权顾某的侄子无继承权A、B、
    C错误。
    68. D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
    题的意见》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
    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
    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所以D项正确。
    69. C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24条第2款的规定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
    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所以该合同有效。
    70. D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25条的规定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
    财产。依照继承法取得他的财产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
    补偿。所以D正确。
    71. ABCD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
    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
    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
    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
    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本案中民警未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检查侵犯了住宅权、人身自由
    和财产权并且在张某夫妇睡觉时掀开被子检查有辱其人格尊严所以ABCD都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贵州省事业单位笔试真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