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宁夏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2013年宁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试卷公共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
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
1.以下人员中,除( )外都有可能属于行政八级。
A.自治旗副旗长 B.县长
C.乡长 D.省级部门中的副处长
2.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制度
3.设立京师大学堂是( )。
A.洋务运动的成果 B.戊戌变法的成果
C.清末“新政”的成果 D.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4.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惟一特性的是(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5.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的职能为(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6.在我国,( )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A.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B.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C.走共同富裕之路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7.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
A.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
C.实现充分就业 D.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8.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 )占主体地位。
A.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9.一定社会上层建筑所包括的内容( )。
A.是一切阶级的意识形态
B.只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
C.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及与此相应的各种制度、设施的总和
D.只是国家政权及其设施、组织的总和
10.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 )。
A.依法行政 B.行政手段 C.经济行政 D.其他手段
11.《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内做出第一审判决。
A.15日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1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根本上说,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由( )。
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这一思想决定的
B.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决定的
C.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决定的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13.社会主义法律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依靠法律监督机关的有效监督 B.依靠执法机关的严格执法
C.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守法 D.依靠司法机关的强制
14.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 )。
A.就不必考虑形式 B.也应考虑形势
C.必须考虑形势 D.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
15.受理国民对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党员的违法乱纪提出的申诉控告,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是( )。
A.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 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D.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16.在今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中,大会议案组共收到议案1194件,这是九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代表提交议案最多的一次。这些议案,反映了来自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我国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有效地保障()。
A.我国公民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 B.我国公民行使结社自由的权利
C.我国公民行使集会自由的权利 D.我国公民行使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1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 )。
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永恒发展的规律
18.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
A.最高审判机关 B.专门审判机关
C.最高司法机关 D.特别审判机关
1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20.《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 )。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21.“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 )。
①我国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②我国各族人民的远大目标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了人们的交往。当时人们可以享用的交通工具和信息工具有( )。
①飞机 ②电子计算机 ③有线电话 ④汽车 ⑤火车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3.非政府组成人员的行政领导者的产生可用( )。
A.委任制 B.选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24.如果当事人申请复议后又向法院起诉的,只要是因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诉讼是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天内提出的,人民法院( )受理。
A.必须 B.应当 C.可以 D.不能
25.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26.当作者与主要受文者存在不相隶属关系时,只能选取( )。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公布性文件
27.在我国,有关法定继承人的顺序,错误的说法是( )。
A.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
B.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序人
C.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D.前一顺序排斥后一顺序,同一顺序的继承人间也有先后次序之分
28.下列内容在规范性文件中均应包括的是( )。
A.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 B.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通报日期
C.标题、主送机关、正文 D.标题、制发机关、成立时间
29.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 )。
A.权利的平等性 B.权利的广泛性
C.权利的真实性 D.权利的平衡性
30.下列不属于物质鼓励的是( )。
A.奖金 B.奖品 C.工资晋级 D.加班费用
《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属八至十一级。而县长属县级正职,因此B项不可能属于行政八级。
2.B 【解析】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则是我国权力机关。这点考生必须注意。
3.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在戊戌变法中,改良主义者设立了京师大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4.C 【解析】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而意识则不是客观实在的。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运行过程。其中计划职能就是在政府管理中,围绕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6.D 【解析】生产力是一切问题的最终根源,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样离不开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7.A 【解析】注意这里问的是基本目标,B、D都是其目标之一,C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有一定的失业率,而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在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8.A 【解析】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其中劳动者是主体要素,居于主体地位。
9.C 【解析】只有C是最全面地概括了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的内容,他是一系列要素的总和,注意选择最佳答案。
10.A【解析】政府职能的实施有赖于多种手段的采用,包括行政、经济和法律及其他,其中最主要的是依法行政,即通过行政立法、执法实施其职能。这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11.D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为三个月。故选D。
12.D【解析】这是因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这两者决定了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成为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和工作重心。
13.C【解析】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性质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而这种性质和利益上的一致性,必然要求法的实现主要依赖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
14.B【解析】这一原则是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但社会生活和犯罪的现实是多样的,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也并非一概不考虑客观形势。而A、C、D都已显得过于极端化。刑法原则不是僵硬死板的。
15.C【解析】对党员的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决定权应该在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而不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察部或者各级检察厅等,这是由党员纪律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
16.D【解析】结合材料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些议案实际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政治权利的行使,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的行使。
17.C【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联系和发展的根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由这个规律延伸出来其他的辩证法的观点,如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等。
18.A【解析】根据我国《国家机关组织法》,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同时也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最高监督机关。
19.C 【解析】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20.B 【解析】根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服判决的被告人上诉或者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期限为10天。
21.C 【解析】这是党的基本路线中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愿望。但这不是一项基本国策,只能说是理想和目标,因此④是错误的。
22.D 【解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火车是在19世纪初期发明的,因此只有①、③、④项正确。
23.A 【解析】非政府成员的行政领导者的产生可用委任制或者称任命制,故选A。
24.C【解析】这里需要法院审理后决定是否受理,而不是必须或者不能、应该,法院可以受理也可以不受理,应该根据具体复议的事项和管辖的范围以及是否超过了法定的期间决定。
25.B 【解析】形而上学的观点就是否认运动和发展的观点,因而看不见物质的运动性。
26.B【解析】了解平行文的概念就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平行文是指向同一组织系统的同级机关或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公文。故B项正确,考生应注意概念的把握。
27.D 【解析】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法定继承中前一顺序的继承人排斥后一顺序的继承人,这是正确的,但同一顺序之中不分先后,平等享受继承权。
28.A 【解析】此题要求牢记概念,参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教材。
29.A【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就是公民在法面前无特权,不论性别、民族、职业、地位等都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充分体现了法律上权利的平等性。
30.D 【解析】加班费显然不属于奖励之列,应该是工资的形式之一,是劳动的报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