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事业单位笔试真题答案解析
一、数字推理1.B[解析]分组数列。偶数项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奇数项分别为4×1,4×4,4×9,4×16,其中1,4,9,16构成平方数列,因此括号中的项为4×25=100。故选B。
2.D[解析] 递推数列。(-5)×(-3)=15,(-3)×15=-45,15×(-45)=-675,故选D。
3.D[解一] 递推数列。0×2+1=1,1×2+1=3,3×2+1=7,7×2+1=15,故选D。
[解二] 差后等比数列。两两做差后为1,2,4,(8),括号中应填入15。
4.B[解析]分数数列。分子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故第一项的分子是-1+2=1;分母构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第一项的分母为4÷2=2,所以选12。
5.B[解一] 表格中第一列的积等于第二列的积。即:3×56=8×21,5×63=?×35,得?=9,故选B。
[解二] 表格中的数字对角相除等于7,故63÷?=7,得?=9,故选B。
二、数学应用
6.B[解析]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即能被30整除的数。所以这个六位数的末尾为0,前五位数的和应该能被3整除。由于Y为0,所以这个六位数的末尾是Y,前五位数应包含3个X和2个Y,选B。
7.D[解析] 倒推来求解。瓶内原有酒精:(1200-500)×2-500=900ml,故选D。
8.C[解析]平均劳动生产率=总工作量÷工作时间。所以该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为:(400+500+600)÷(400÷2+500÷3+600÷4)=4500÷1550=2.9(件/工日),故选C。
9.B[解析] 由表可知:100USD=652.70元,所以100元=100×100÷652.70USD=1532USD,故选B。
10. C[解析]一天下来B钟和C钟分别比A钟快、慢1分钟,再次指向12点的时候,只能是B钟和C钟分别比A钟快和慢12个小时的时候,这需要12×60=720天的时间,由于1899和1900年都不是闰年,720天折合2年差10天,1898年4月1日中午12点之后720天是1900年3月22日正午12点,故选C。
三、资料分析
11. C[解析]2009年港澳台同胞来S市旅游的人数比2008年增加了(54.05+85.13)-(52.38+80.59)=6.21(万人),故选 C。
12. A[解析] 平均每人每天消费:479600÷628.92÷3.6≈212(美元),故选A。
13. C[解析]2009年来S市的国际旅游人数中,日本所占的比重约为20%,而2000年的时候这一数据约为30%,所以A正确;2000年到2009年英国来该市的入境人数增加了十几倍,增长速度最快,B正确;从表中知,2009年与2008年相比只有日本和加拿大的人数是增加的,但表中未列出的国家的人数变化情况是未知的,故不能断定C项正确。2009年来S市旅游的外国人人数比2008年下降(507.40-489.734)÷507.40×100%≈3.48%,D项正确。所以应选C。
14. D[解析]六个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377.29亿元,且这六个行业占全部行业的比重为65.5%,由此可知全部行业总产值为14377.29÷65.5%≈21950.06(亿元)。题干中三种行业的总产值应为21950.06×(11.3%+7.3%+10.9%)≈6475.27(亿元)。本题应选D。
15. B[解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产值与成套设备制造业的产值相差21950.06×(26.1%-10.9%)≈3336.41(亿元)。故本题应选B。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一、选词填空
16. C[解析]空格前的“却”是转折,所以空格处应表达的意思是心里不同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所以应选“不以为然”。
17. A[解析]“沿袭”与“沿革”都有沿用的意思,“沿袭”可以加宾语,而沿革较少加宾语,用法为“主语+沿革”,如历史沿革、组织沿革等;C项中的“抄袭”含有贬义,且对象一般是文字作品等。故选A。
18. A[解析]“委任”后边接的是职务,而“委派”后边接的是部门,所以第二空应填入“委派”;第三空中“尽管……还是……”是固定搭配,因此选A。
19.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凝望:注目远望。凝视:不眨眼地看。这里用“凝视”。深思:侧重深入思考。沉思:侧重默默思考,根据语境用沉思恰当。遐想:超越现实作高远的想象。用在这里不恰当。怀想:怀念。根据语境这里用“怀想”。因此选择D项。
20. A[解析]“以至”指事物扩展、延伸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效果,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的延伸和发展,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以致”后接事态发展所形成的结果,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第一空白处表示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效果,与“以至”搭配。“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自鸣得意”指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自鸣得意含有贬义,此处应该选“踌躇满志”。故本题选A。
二、语句表达
21. D[解析]空格后,描述的是一个老人的形象,从“一个”可以看出,前边不能出现有关该老人的信息,排除ABC。因为如果选ABC,后文就应该是“该老人”。
22. D[解析]A项既可理解为“他们没有权利干涉我”,又可理解为“他们没有对我的权利加以干涉”。前一个意思的“没有”是动词,后一个“没有”是否定副词。B项中谓语动词“上演”与宾语“文艺表演”搭配不当,应改为“进行了……文艺表演”。C项“加以明确”之后加上“的制度”。
23.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错别字。A项中“纷至踏来 ”应为“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沓”和“纷”相对,表示多而重复。B项中“称诵”应为“称颂”,“诵”是“朗诵、称述”的意思,“颂”是“颂扬”的意思,“称颂”是赞扬的意思,所以应用“颂”。C中“检查机关”应为“检察机关”,“循私舞弊”应是“徇私舞弊”,“徇”是“依从、屈从”的意思,“徇私”意为“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正确的选项是D。
24. C[解析]“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修饰前景不当,前景无所谓大小多少,可将“前景”改为“希望”。“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在这里需要表达的是“进入”。“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呼之欲出”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用在这里形容答案不合适。故选C。
25. A[解析] 横线前是整段文字的主语--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能紧接着说明这一技术的只有④,排除了C和D项,②和⑤是③的前提,所以②和⑤应紧挨在③前,由此排除B。故选A。
三、阅读理解
26. B[解析] B项是原文的正确复述,其他几项均不全面,正确答案为B。
27. B[解析]苏轼的这首诗说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会有不同的面目,而且身在庐山中,是不可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的,所以人的认识是受认识角度制约的,即B项所述的内容。故选B。
28. C[解析] 从第三段中的“一般来说,居室墙裙的上部……使人感到屋顶高了些”,这里屋顶高了,是空间感受,所以选C。
29. A[解析] 从第四段能看出,冶炼工人的居室应采用冷基调的色彩,而纺织工人的居室应采用暖色调,所以二者相反,应选A。
30. D[解析] 从最后一段可看出,刺激胃口的是浅黄色和橙色,而不是绿色,所以D项说法错误。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能力
一、程序推理
31. B[解析] 先是图2中的“过河无桥”,然后是图4中的“寻找木板”,接着是图1中的“搭木板作桥”,最后是图3中的“到达对岸”,故选B。
32. B[解析] 发现问题之后,研究分析,然后拟订方案,再从拟订的方案里选择比较优秀的,最后追踪反馈。故选B。
33. C[解析] 先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然后公开出售之后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从而被举报,最后有关部门没收了这些假冒伪劣产品。故选C。
34. A[解析] 买鸡蛋一定在打碎鸡蛋之前,排除C和D,比较A和B项,打开燃气灶放上油之后,热油的时间里再打碎鸡蛋,这样更省时,故选A。
35. C[解析] 在“好心邻居的细心照顾”下才“深受感动,改过自新”,从而锁定B和C项,而②在③前,故选C。
二、图形推理
36. B[解析] 每个图形都是由5个三角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1个正方形构成的,故选B。
37. B[解析] 展开图中左右两个八边形是折叠后图形的侧面,据此选B。
38. D[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的拼合,拼合的关键就是不能翻转,排除A项;B、C项显然缺少元素,正确答案为D,正确拼法如图。
39. A[解析]上面两个图中,第二个图形是将第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后阴影空白互换得到的,则下面两个图中,“?”处图形相对前一个图形也遵循这一规律。故选A。
40. C[解析]横向来看前面两组图形,可以发现,每一组的三个图形中,箭头数目之和为6,且每组均包含一个圆形和一个矩形,并且箭头方向指向上、下、右三方,因此,所求图形应是一个尾部为圆形的向右的箭头。答案为C。
三、分析推理
41. C[解析] 题干的断定等同于“小王或者不会弹钢琴或者不会踢足球”,对于选言命题的推理,否定一个就要肯定另一个,C项是正确的推理。
42. D[解析] 集合A里所有的元素都不属于集合B,所以集合A和集合B没有交集,因此不可能有既属于集合B,又属于集合A的元素,故D肯定不正确。
43. C[解析]ABD项都解释了2006年和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授予都符合诺贝尔和平奖的初衷,而C项定义为狭义和平,显然2006年和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就不符合诺贝尔和平奖的初衷了,故选C。
44. C[解析] 题干指出流行病学绝不需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间作推论,排除A项。B 项说法没有依据。D 项是无关项。
45. B[解析]A项条件下,食用油的税收只会增多而不会减少,不能选。本题实际上是要求找出导致食用油税收额下降的原因。很显然,C项可以被排除;D项:用作礼物的食用油也是从市场上流通而得来的,因此也要缴纳税收,加之用作礼物的食用油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毕竟有限,故也不成为理由;B项由于使用了更大的罐子,在食用油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能出产的总罐数就会减少,由于征税是按照罐数征收的,所以在这种条件下,税收就会减少。
46. D[解析]题干的推论中,始终是以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为本位进行判断,即根据存在与地球环境相似的其他行星,得出在这些行星上也会有生命的存在。这其中必然包含一种假设,即在这些星球上的生命所需要的环境与地球生命所需要的环境是一样的,否则,即使其他星球拥有和地球一样的环境,也不可能产生生命体,因此D项是必需的假设。C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题干的结论只是说“足以使其成为生命的所在地”,即仍然属于环境条件的理论探讨阶段,还没有涉及生命的真正出现,因此C项实际上是无关选项,不是推论依据的假设。本题答案为D。
47. A[解析]题干中认为如果烟草公司需要缴纳更多的税金,就只好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这个结论还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前提:烟草公司不能通过别的途径来抵消缴纳税金所需费用。故选A。B、C、D项与结论均没有关系。
48. B[解析]题干中的观点,可由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推出财富得到公正分配,财富得到公正分配得到结束经济风险,结束经济风险可得到经济无法有效率运作,所以两者是不能共存的,所以B结论是正确的。
49. A[解析]教研室主任属于教研室成员,所以Ⅲ和Ⅱ是差等关系,即如果Ⅲ为真则Ⅱ也必定为真,但题干指出只有一项为真,由此可以推出Ⅲ必定为假。由Ⅲ为假可推出该教研室有人是上海人,即Ⅰ为真。随后可以推出Ⅱ也为假,由Ⅱ假可推出教研室成员全是上海人。故正确答案为A。
50. C[解析]文段中得出计算机不能替代教师的论据是“理解还在于对事实和规则的整体概念的掌握”,暗含计算机并不能教授学生如何对事实和规则的整体概念进行掌握的意思,C项显然推翻了这一层意思,故C项最能削弱题干结论。故选C。
第四部分常识部分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51. D[解析]2010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52. B[解析]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这些观点展现了“民为本”的重要思想。本题正确答案选B。
53. B[解析]居民卫生文明举止与社会文明、城市文明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社会文明、城市文明离不开居民卫生文明举止,没有居民卫生文明举止就没有社会文明、城市文明;居民卫生文明举止也离不开社会文明、城市文明,没有社会文明、城市文明的大环境,居民卫生文明举止也很难保持;社会文明、城市文明发生变化,比如对居民卫生文明举止要求的更高,居民卫生文明举止则将发生变化,另外,居民卫生文明举止也制约着社会文明、城市文明。
54. B[解析] 认识到党的作用后还得付出实际行动,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故排除③,选B。
55. D[解析]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才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56. A[解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57. B[解析]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58. A[解析]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没有民主就没有法制,同时,民主作为政体,意味着多数人的统治,而法制是一定阶级的共同意志的体现,不是个别人、个别集团意志的体现。现代意义上的法制,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反对超越法律的特权。这种法制只能体现在民主政体中,决不能存在于专制政体中。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原则。法制的民主原则是指在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制的种种环节上,都实行民主。在立法上民主地反映人民的意志,在执法、守法上人人平等,在法律监督方面体现民主精神,都反映和符合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坚持法制的民主原则是由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决定的。
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①在立法上发扬民主,利于立法者集中人民的意志与要求,制定出能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②从执法与司法角度讲,发扬民主,依靠人民的支持、帮助和监督,利于防止出现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滥用职权等现象,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法保护人民的作用。③从守法角度讲,发扬民主,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国家机关守法,利于群众互相监督,共同守法。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在促进社会主义法制方面也有重大作用。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健全、发展,民主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制也必然随之发展,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备程度,是同民主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
59. C[解析]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要长期实行的方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其内涵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三是确保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60. C[解析]效率与公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相互对立:市场经济要求社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所以在分配个人消费品时,必然要求提高效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同的社会成员拥有的资源不同,利用的效率也不同,因而进行分配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差距,出现不公平问题。
二者的相互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市场注重效率,主要考虑如何把蛋糕做大,政府注重公平,主要考虑如何分割蛋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可以协调的,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注重效率,努力争取用较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实现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效率,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能实现更高水平上的公平。没有效率就没有高水平的公平。反之,突出的不公平问题也制约和影响效率的提高,只有促进公平,才有利于争取更高的效率。
61. B[解析]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将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内的经济资源按比例地分配在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资源配置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资源配置而形成的社会供给的比例与社会需求的比例相适应,避免供给与需求的脱节,也就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二是要讲求经济效率,节约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就说明资源配置是优化的。
62. B[解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重要经济政策,两者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预算调节社会总需求,其运用工具主要是税种、税率、支出预算、公债、补贴等;货币政策通过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政策,实现两者的最佳配置并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3. A[解析]法作为社会规范,像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一样,具有规范性。所谓法的规范性,是指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引人们行为的性质。它表现在:法律规范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一个标准和方向。法的规范性包含了不特定性和反复适用性,即法的适用对象是不特定的人;并且不仅仅适用一次,而是可以反复适用。
64. D[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
65. B[解析] 《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66. D[解析]所谓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可分为纯正不作为和不纯正不作为,相应的不作为犯罪可分为纯正不作为犯罪和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纯正不作为犯罪是指唯有不作为的方式才能构成的犯罪。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是指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也可由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
67. D[解析]《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68. B[解析]根据《宪法》第89条第1款的明确规定,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国务院推进改革开放,组织经济建设,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
69. A[解析]行政许可是依法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相对方针对特定的事项向行政主体提出申请,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前提条件。无申请则无许可。
70. A[解析]行政行为的特征是:(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5)效力先定性,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
71. D[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第4条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这些原则贯穿于行政复议活动的全过程,是行政复议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72. B[解析]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7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73. C[解析]公共管理的主要任务集中于将有关的政策变成现实,这些政策通常是由公共管理机构根据社会问题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因此,政策还不是行为,仅仅是行为的指导原则,有时候也成为行为的标准。而把政策具体化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公共项目,公共项目是依据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于是,公共项目成为公共管理中最直接的对象。
74. A[解析]政企分开,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也是当前中国政府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
75. B[解析]公共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这一定义的含义包括:首先,公共行政是一种活动,这一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即通常所说的政府或者行政当局,不包括立法和司法机构。其次,这一活动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相应的必然是具有社会公共权威的机构,而这一机构在现代社会中非政府莫属。第三,作为一种活动,它必须依法举行,而且必须是有效的。有效包含两层含义,即有效性和效率。
76. D[解析]公共政策既是一定利益的确认形式,也是利益的调整工具和分配方案,公共政策所体现意志的背后乃是各种利益的调和,而且相关群体从事政策执行活动的动力也与利益密切关联。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执行主体、各种类型的政策目标群体、大众传媒、公众等均参与到政策执行过程中,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展开竞争或合作。
77. C[解析]任何政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形成和运行的,环境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外部条件。社会-文化环境既决定了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也为公共政策的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伦理和心理基础。
78. B[解析]行政救济是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该制度的设置维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对行政相对人的救济不仅仅局限于“撤销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还可以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79. A[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动力。(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80. D[解析] 建议书要领导采纳或部分参考自己的意见,故需要有一定的说服力。
二、多项选择题
81. ACD[解析]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5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A、C、D为正确选项。
82. ABDE[解析]“十二五”规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83. ADE[解析]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正确答案为A、D、E。
84. CDE[解析]题干中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言论自由,这种权利也属于人权的范畴,故C、D、E说法正确。题干内容并未涉及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公民的“主人”地位,故而排除A、B两项。本题正确答案为CDE。
85. CDE[解析]由题干的绿色GDP报告中的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及其占GDP的比例可知C、E说法正确;人们通过绿色GDP明确了环境污染的代价后,容易警醒并注意采取措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D项说法正确。而A项中的“应该废除”说法绝对,在题干中找不到任何依据,排除。B项,绿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标中,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而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此可见,二者并非同一概念。
86. CE[解析] 对联主要讲述诚信问题,C、E 两项符合题意。A、B、D选项均与题意无关。
87. BCDE[解析]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基本政治制度。”
88. BC[解析]传统上,自然公正原则包含两个要求:一是个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二是个人权利受到影响时,应当给他一个公平听证的机会。起初它是法院司法活动遵循的准则,随着行政权力的扩大,该原则逐步扩展到行政领域。
89. ABCDE[解析]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A项正确。因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法律比执政党的政策更具有确定性与规范性,所以任何政党获得执政的地位,都要将其方针政策转化为法律推行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它既是执政党的职能,也是执政的重要方式。在政党政治和法治国家融合的背景下,执政党的主张要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必须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法律,以依靠国家强制力使法律得到贯彻实施,同时,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又保证了执政党政策的实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E。
90. ABC[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第11条第2款的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故A、B、C项正确。
91. CD[解析]《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故本题选CD。
92. ABC[解析]《行政诉讼法》第4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B、C项属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故本题选ABC。
93. AE[解析]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在具备可撤销的情形下,由有权国家机关作出撤销决定后使其失去法律效力。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包括:(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2)行政行为不适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有关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故本题选AE。BCD项属于无效行政行为,无效行政行为自始无效。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包括:(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2)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3)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4)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5)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94. ABD[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中的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故本题选ABD。
95. ACD[解析]公共政策的利益调控是指政策在干预社会过程中对社会利益的调整和控制。公共政策利益调控规律包括三个方面:主导群体优先规律、损益补偿规律、多数满意规律。故本题选ACD。
96. 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中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即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行政区域设置,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它们的组成及职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故选BCD。
97. ABCDE[解析]公共政策主体是相对于政策客体而言的,它是指在整个公共政策的运行周期中,在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等阶段上对政策问题、政策过程、政策目标群体主动施加影响的人员。在对公共政策主体进行分类时,通常可以分为国家公共法权主体、社会政治法权主体和社会非法权主体。在中国,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及其代表或负责人都是公共法权主体。由于中国宪法规定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因此,它是正式的国家公共法权主体。故A、B当选。利益集团是重要的社会政治法权主体,故D当选。公众(公民或选民)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的组织,力量也比较分散,但却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公众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影响或制约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故C、E当选。因此本题应选ABCDE。
98. ABC[解析] 行政方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基本手段。具体有行政指令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和思想工作方法。这些方法是公共行政必须具备和经常使用的基本方法。
(2)行政程序。行政程序是指公共组织处理各种社会公共事务所必须遵循的时间顺序和步骤或环节,把办理每件事务按照时间的顺序,划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环节或步骤的过程的行政行为。它不仅是公共组织一种主要的行政方法,而且在大多数国家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所以,它也是一种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程序。
(3)技术方法。技术方法是指在行政机关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运用各种基本手段时所采用的各种具体方法。
故选ABC。
99. BCDE[解析] 影响行政效能的因素及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能的物质基础。(2)党风、政风因素。腐败现象的存在是提高行政效能的极大阻力和威胁。(3)人员素质因素。一般行政工作人员是大量行政业务工作的完成者,其政治思想、工作态度、效率观念、业务技能等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行政效能的高低。(4)行政组织因素。行政职能定位应该遵循与行政机构相结合的原则。(5)行政管理方法因素。所谓行政管理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采取的各种办法,技术,手段的总称。使用不同的行政管理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行政效果。
结合选项,B、C属于人员素质因素,D、E属于行政管理方法因素,A与行政效能无关,故选BCDE。
100. CDE[解析] 意见的特点包括:指导性、针对性、建议性和原则性。故选CDE。
页:
[1]